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才能

时间:2022-08-06 06:30:46

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才能

音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课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美育作用的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完善独立的人格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任。当前,我国高中生的课余生活较为单调,更需要借助音乐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健康人格、高尚情趣的形成。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乐曲对学生情感、人格、才能的培养熏陶作用?

一、高中音乐课程的人才培养与人格塑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道德品德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传统价值观正在经受时代的挑战。高中生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重要转折阶段,也即人们常说的“叛逆期”。一方面渴望独学生的个性与析在音乐教学立。个性发展,自主性逐渐增强,另一方面辨别事物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各种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音乐教学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对于学生音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意识不足,方式上以“命令式”、奖惩威胁式为主,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音乐一方面具有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它包含着人类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比如对祖国、社会、亲人、朋友的爱、赞美,潜移默化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音乐教学之中锻造和培养高中生个性发展与才能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要注意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视,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尊重。

二、在音乐欣赏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是音符的跳动,声音中蕴含着丰富的视觉形象、故事等,诉说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欣赏,让学生在旋律中同样将心比心地感受乐曲中的情感起伏,想象乐曲描绘的形象。各地的民歌、小调则包含了丰富的风土人情。欣赏这些歌曲,让学生随着乐曲想象其描述的世界,由此促进身心发展。在美妙的乐曲中了解了作曲家们热爱祖国、家乡,不畏艰难、热爱工作的人格魅力,将作品的思想感情演变成自己心灵的营养,感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并升华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作品魅力,教师可在音乐欣赏教学时导入作品所表现的景象、风土人情、历史事件等,在五彩缤纷的音乐视听世界中。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行想象。比如教学《故乡小路》这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轻快的音乐旋律诉说的是对童年、故乡的美好回忆,可充分激发学生对故乡、亲人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学生用耳朵听歌曲的旋律,用眼睛看跳动的画面、风景的变化,配合图片、画面、歌词的含义,感官跟随歌曲MV前行。通过欣赏不断地勾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激活了学生情感的表达意识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三、高中音乐教学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才能创造能力

高中生由于面临高考压力,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很低。很多学生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而此阶段家长更不会在意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所以大多数学生轻视音乐课,抱着玩的心态来上课。对此,我们要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个性发展以及音乐创新的能力提供保障。如,课堂引入《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与音乐让学生体验音乐中的强大力量和音乐对人生的诠释,让高中生树立起对音乐课的信心和喜爱。获2005年金球奖最佳电影奖《放牛班的春天》以真实的故事诠释了音乐对人格的培养、塑造作用。法国乡村,一群难缠的“问题少年”在美妙的音乐中感悟到“爱”与“美”,放下了原先的仇恨、敌视,转为尊重、信任、热爱。一次音乐课堂中大家都沉浸在二胡曲《二泉映月》中时,A学生则紧闭双眼,一会做拉二胡状,一会伸手做乞讨状,引的大家哄堂大笑。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一听到这个音乐,浮现在眼前的就是这副画面。看着他无邪天真的眼神,我想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于是我首先肯定了他对音乐情绪的正常理解,并告诉大家,在过去像阿炳这样的艺术家,生活是很不幸的,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我们在欣赏《二泉映月》时,不仅能感受到那优美旋律带来的形态美感,更多地感受到它其实诉说着阿炳的悲怨和感叹,也饱含着阿炳的刚强、抗争和向往。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在听了这首曲子后,激动地说:“断肠之声不禁叫人凄然泪下,只有跪着听才有资格。”也有人把《二泉映月》称作是中国人近代血泪史的浓缩,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欣赏时我们应以尊重的态度去感受艺术家的创造,及对苦难的不屈与抗争。

当我讲完这些后,我发现学生都非常安静。我鼓励A学生,说他形象思维活跃,很有表演天分。建议学生以《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创编一个音乐剧,并把他们听后的感受写下来。同学们高兴的答应了。后来以A学生为主。学生们排练了一个音乐小品,表演的非常成功,而且A学生还写了一首歌。虽然稚嫩却令人安慰。自那以后,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高涨,参与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每堂课歌声、笑声、掌声不断。如果当时我认为这位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而严厉批评他的话,不仅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令他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更会使教学活动难以继续。结语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审美能力、健康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音乐教育的目的并非将每个孩子培养成为未来的音乐家,而是要用音乐的力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潜移默化的美化其心灵,使其发展成为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为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7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高中这个特殊时期的学生健康的人格能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应该提倡的。

上一篇:学生培育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下一篇: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革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