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外源性白蛋白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时间:2022-08-06 05:33:31

研究外源性白蛋白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摘要:目的 探讨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中应用外源性白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胃肠外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血白蛋白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排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胃肠外科;血清白蛋白;肠鸣音;排气

上个世纪50年代初起,外源性人血白蛋白成为营养制剂给予,也成为当时治疗营养不良的主要方法。随着我国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营养治疗在临床观念中不断更新,现还没有大型的设计严密、双盲、随机对照有关输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在临床应用的研究, 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较为一致的观点, 因此其在临床上的运用较为混乱, 存在滥用和不敢用的现象。

血白蛋白是一种从血浆中萃取而成的浓缩性白蛋白液,是一种重要的血容量扩充剂,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及补充机体白蛋白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在因各种病理因素导致的低白蛋白血症及肝硬化等疾病中[1]。为了分析外源性白蛋白在胃肠外科危重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84例胃肠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84例胃肠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26~81岁,平均年龄为(53.5±3.5)岁,其中结肠癌16例、直肠癌10例、胃癌10例、急性消化道穿孔3例、胃肠道外伤穿孔2例,绞窄性小肠梗阻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8~85岁,平均年龄为(56.5±4.5)岁,其中结肠癌19例、直肠癌9例、胃癌7例、急性消化道穿孔5例、胃肠道外伤穿孔1例,绞窄性小肠梗阻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将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送至ICU监护病房。所有患者均取半卧位,禁食,并持续进行胃肠减压直到肠蠕动功能恢复、排气为止。当停止胃肠减压后,可给予患者少量流食,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流食量,术后7d可给予半流食,15d后可给予普食。静脉输液要根据患者的需要量,并结合患者的胃肠减压损失量及血、尿检查结果。另外,还要继续纠正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紊乱现象。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以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1次/d,20g/次,疗程为7d。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回普通病房,原治疗方案不变; 排气后可进流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主要指标有3个方面:①死亡率;②治愈病肠鸣音、排气的时间;③患者治愈后分别在第1d和第7d静脉抽血5mL,检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1w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研究组术后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50%; 对照组术后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7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0757>0.05)。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与排气时间 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排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后1w的血清白蛋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外科手术后,患者机体处在高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与合成代谢下降。在胃肠外科疾病急危重症患者中,多数存在蛋白合成降低、分解代谢增加、白蛋白分配等因素导致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比术前降低。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值,而体内的氮平衡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情况所决定。由于患者在术后的机体多为负氮平衡,因此在术后应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使机体能快速恢复到正氮平衡状态。

白蛋白是在肝细胞内合成的,其合成要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则能有效促进白蛋白的合成。在人体中,白蛋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①能有效维持胶体渗透压,并调节机体血管中的水分;②能有效促进体内物质的代谢;③能有效清除自由基;④能有效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⑤有效调节凝血、血管壁的通透性。在胃肠外科疾病手术后,患者通常都会出现肠壁水肿、肠功能障碍及吻合口愈合等现象,而危重患者则常伴有容量不足、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因此,在术后给予患者白蛋白治疗能有效扩充患者的血容量,改善其微循环、肠道功能及胶体渗透压等。刘春安等认为,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中采用人血白蛋白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并促进血清白蛋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3]。范海鹰等认为,外源性白蛋白应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治疗中,能有效缩短患者的肠鸣音恢复与排气时间,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患者死亡发生率较低[4]。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治疗,其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中给予白蛋白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提高其白蛋白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营养状态的评估方法很多, 血清白蛋白是营养状况较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低蛋白血症是一个潜在的、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白蛋白的代谢周期较长,半衰期约20~22d , 而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半衰期较短, 分别为119与818d , 因此术后短期内, 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被认为是营养状况改善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第 7 d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较术后第1d明显提高, 研究组术后第7d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术后第7d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患者术后随着应急状态的改善、病情的好转和营养的合理补充(包括进食) , 其营养状况会明显改善; 由于白蛋白的代谢周期较长,输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在短期内还不能合成自身组织和改善营养状况。通过研究发现, 外源性人血白蛋白输入人体后经过分解并且重新合成自身蛋白质的再利用率相当低, 反而会促进自身蛋白质的分解。证实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本研究也显示术后第 7 d研究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作者认为输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只是提高了包括外源性人血白蛋白本身在内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 并没有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总之, 我们认为, 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情况下, 合理进行营养支持, 适当输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 虽然不能改善病死率, 但可以通过提高患者血浆 胶体渗透压, 改善肠道 功能, 加快 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陆华,蓝琼妮.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26(1):18-20.

[2]李有柱.人血白蛋白与胃肠外科疾病[J].广东医学,2009,12(1):4-5.

[3]刘春安,徐飞鹏,林琳,等.人血白蛋白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的运用[J].广东医学,2009,19(1):10-11.

[4]范海鹰,陈德明,粱健雄,等.外源性白蛋白在胃肠外科急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与评价[J].中国药物评价,2012,26(2):137-139.

[5]李有柱. 人血白蛋白与胃肠外科疾病[J].广东医学,2009(01).

上一篇:督导式护理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病原体检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