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时间:2022-08-06 03:33:29

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摘 要 对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关键指标体系进行应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评价方法的选取问题,只有确定了适当的评价方法,整个指标体系的应用才有了坚定的基石。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关键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准则多指标的系统,在应用时必须进行综合评价,即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或算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进而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评价。

关键词 建设项目 评价方法 对比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1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类基于工程技术手段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而构建的信息处理系统。它是由大量简单处理单元并行连接形成网络,并按某种规则执行并行处理,具有学习、记忆、计算及智能处理功能,在不同程度和层次上可模仿大脑的信息处理机能。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其自主学习能力建立权重的学习机制,较为客观地对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它有利于弱化权重确定中的人为因素,确保权值的客观性。而人工神经网络也有一定的缺点,如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和信息分布存储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如何选择合理的网络结构还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学习算法的设计优化(提高训练速度和降低误差率等)以及稳定性等问题还未能充分解决。另外,要获取评价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对构造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学习,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而要选取与被评价项目有相同条件和背景的样本则比较困难,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评价系统的各个相关因素,然后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其过程就是在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先从定性的模糊选择入手,然后通过模糊变换原理进行运算取得结果。设 U={u1,u2……,um}为描述评价对象的m种因素, V={v1,v2……,vn}为描述U中各因素状态在评价者心目中的n种评语,即可得到相应的模糊集,再对模糊集进行模糊运算,便得到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b1,b2……,bn}。换言之,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过程就是寻找模糊权重向量W={w1,w2……,wm}∈F(U),以及一个从U到V的模糊变换f,即对每一因素单独作出一个判断F(Ui)=(ril,ri2,…,rin)∈F(V),i=1,2,…m,据此构造模糊矩阵R=[rij]∈F(UV)。其中rij代表因素ui具有评语vi的程度。从而求出模糊综合评价向量B=(b1,b2…,bn)∈F(V),其中bj表示评估对象具有评语vj的程度,即vj对模糊集B的隶属度。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模糊综合评价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使得人们能够较为明晰简便地认识多因素影响的模糊事物,将多类多层次的模糊性对象进行定量化;第二,模糊综合评价法所构建的模型相对简单,算法也较为容易掌握,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对象评价效果较好。当然,模糊评价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其权重的取值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方法予以解决。

3灰色综合评价法

灰色综合评价是研究和解决灰色系统的分析、建模、预测和评估的理论。灰色综合评价可以在缺少数据且不明确的条件下,利用评价者现有信息所蕴含的潜在内容来进行白化处理。灰色综合评价法的优点体现在可以将评价者给出的分散信息处理为描述不同灰色程度的权向量,为下一步评价对象的比较和打分奠定基础,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灰色评价法的缺点在于评价指标的取值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灰色综合评价中白化权函数的合理性存在一定争议。

4评价方法的确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特定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实际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合适的评价方法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评价结果能较好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二是简便可行,易于理解和接受;三是能够编制成评价程序实现自动评价。

由于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关键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其中绝大多数指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较好地解决了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关键指标体系的模糊性问题,其适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以向量的形式出现,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其提供的评判信息更为详尽,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建设项目关键绩效表现的模糊状况;二是模糊综合评价可以满足评价的多层次需求;三是模糊综合法中的权重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来进行调整的,同时,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相对简单的运算过程,实际操作中适用性更强,具备编制自动评价程序的基本条件,更适合当前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发展要求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 王灵玲.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的高职教育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建模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 罗键,林建伟,李方文.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后勤综合保障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4).

上一篇:黄土丘陵区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下一篇:对医院医疗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与使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