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低产田现状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8-06 02:32:27

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适合当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绿洲极为有限,作为一个宜农土地相对匮乏,大量耕地生产能力尚处于中低产状态的地区,高质量的耕地更是十分难得的宝贵资源。如何挖掘耕地土壤潜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研究新疆的中低产田改造问题,对推动新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 新疆中低产田现状

根据新疆第二次土地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新疆土地总面积1.67亿hm2,农用地约为0.63亿hm2,其中耕地面积(含兵团)仅为512.3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是全国垦殖率最低的省区。由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干旱、缺水、瘠薄、盐渍化等限制因素造成了耕地质量整体偏低。

200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肥站成立工作组,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和《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09―1996)两个行业标准,结合《新疆土壤》、《新疆土种志》等本地资料,将全疆范围内的耕地土壤划分为六个等级,对应全国耕地土壤等级的四、五、六、七、八、九级(其中四、五级为高产田;六、七级为中产田;八、九级为低产田)。调查结果显示:高产田为116.49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7.99%;中产田为185.0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4.45%;低产田为114.71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7.56%;中低产田耕地总面积达到299.71万hm2,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2.01%。

2 新疆中低产田成因分析

2.1自然条件因素

新疆属于典型的“绿洲农业”。现有耕地中,大都是由原来的低覆盖度草地(荒漠草地)、沙地、盐碱地转化而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化、碱化、渍涝、板结、侵蚀、薄土地所占比例较重。

2.1.1农业用水相对匮乏

新疆水资源的匮乏和时空分布不均衡、农田灌溉用水量居高不下,是出现大量中低产田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疆各类中低产田面积中,干旱缺水面积就占20%左右。正是由于农业用水相对匮乏,导致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河水大量引入灌区,造成河流断流或缩短,使盐分向河流的下游平原积聚,并主要向灌区内潜伏,增大了绿洲内部盐渍化的潜在威胁。

2.1.2土壤深受风沙之害

新疆是中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区。目前,新疆有近2/3的土地遭受荒漠化危害或威胁,80个县市分布有荒漠化土地。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沙化土地不断扩展。土壤荒漠化和沙化使得土壤粗粒化、贫瘠化,造成土壤结构不良、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2.1.3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自然灾害的频发是导致区域基本农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1997―2008年新疆每年都有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发生,近年来水灾和旱灾面积达到受灾面积的60%以上。仅2008年,新疆遭受到水灾、旱灾侵袭的土地面积就达到了128万hm2以上,其中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包括塔城地区、伊犁州直属、喀什地区、昌吉州、阿克苏地区等。

对于自然灾害中导致被毁坏的基本农田,尽管已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恢复了生产或通过“重新补划”得以替代。但大多数遭灾的农田土壤质量已遭受严重破坏,要恢复其原有的地力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改造过程,其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会遭受到影响。

2.2经济社会因素

2.2.1农业投入不足

新疆相当一部分耕地处在环境恶劣、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相对封闭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地方经济主要靠国家财政补贴,农业生产长期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因此能够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作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必将导致新的干旱缺水、盐渍化、瘠薄土壤的出现。

2.2.2农产品价格高起和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由于部分农产品市场需求紧俏、价格持续走高,部分地区受经济利益驱使,对耕地进行单一农作物的长期连续耕作。由于未及时采取措施补充地力,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所含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比例失调,人为造成了土壤贫瘠及农田生态系统的脆弱。

2.2.3农业生产资料涨价

农资价格上涨,削减了农产品的价格空间,侵蚀了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实惠,直接影响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一些农民通过选用廉价、低质或劣质的化肥、农药和农膜等降低生产成本,造成土壤板结、毒素残留等不良后果,人为扩大了中低产田的数量。

2.2.4土地流转过频过快

部分农村土地使用关系不稳定,流转速度过快,造成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加剧了中低产田数量的增加。

2.3生产技术因素

2.3.1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据《新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06年末,新疆农业从业人员共计674.68万人,文盲占5.4%,小学文化占40.6%,初中文化占48.1%,高中文化占4.7%,大专及以上仅占1.2%,其中小学及初中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接近九成。由于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造成各种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困难,同时对新疆中低产田改造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2.3.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较低

新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较低,使得中低产田改造过程中的相关科技成果难以充分发挥实际功效。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不足、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推广部门与科研、教学等部门缺乏有效沟通,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推广应用;农技推广人员流失严重,部分农技推广人员对于新成果、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应用能力不足,造成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际效果欠佳。

3 新疆开展中低产田改造的对策

造成新疆中低产田数量庞大、比重过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症下药、多管齐下,使导致中低产田数量增长、影响中低产田改造进程的不利因素得到消除和弱化。

3.1针对自然条件因素应采取的对策

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重中之重,充分挖掘水资源利用潜力,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现代化节水灌溉模式、提高农牧民节水意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强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3.2针对经济社会因素应采取的对策

首先,要加大对于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关键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其次,设立严格的耕作制度,合理进行轮作倒茬,大力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效平衡土壤养分。再次,加速建立各种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各种示范、宣传,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到耕地质量建设中来;持续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3.3针对生产技术因素应采取的对策

加大对于农村科技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及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示范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应用培训等方式。使农业科技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手中促进生产、创业致富、建设家园的有力工具。

4 新疆开展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议

4.1加强对中低产田改造的组织领导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是搞好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是中低产田改造的推动力量,要从新疆的实际出发。

一是分别成立自治区、各地州、市、县中低产田改造实施领导组。

二是明确一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来负责各项具体工作,将中低产田改造纳入绩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

三是强化项目管理,规范资金、项目、质量、档案等管理工作,并通过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及跟踪问效。

四是各级领导小组必须及时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信息报送制度,于特定时间内向上报送中低产田改造进度及实施情况的阶段性总结。

五是各级领导机构都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中低产田改造、耕地质量提高在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宣传,为中低产田改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2健全耕地质量变化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全疆范围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对于及时掌握基本农田质量变化情况。全面推进耕地质量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根据全疆各类土壤的面积比例确定各区域耕地质量监测点的数量和点位设置,建立地力、肥效和污染因子等不同因素的试验观察小区。

二是同步建设好耕地质量监测点及整个监测网络的配套设施,重点组织开展土壤检测技术研究,切实抓好耕地质量监测、管理等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

三是邀请科研、教学、推广和检测方面的专家制定标准,为全疆专业监测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四是建立健全耕地信息共享系统。优化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的开发利用效率。

五是不断改善监测手段和监测水平,做到长期监测与短期预报相结合,定期向全社会公告监测结果,扩大监测成果惠及面。

4.3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按照效益最大化和优势资源转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农业为基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在种植结构上,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前提,加快经济作物的发展,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重点发展农牧结合型、综合农业型、农林牧复合型等模式。在生产投入上,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常规技术和创新技术相结合。在宏观调控上,政策引导和行政处罚相结合,在促进粮棉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促使生态环境趋优、系统功能增强。

上一篇:阿克苏地区春小麦播种技术研究与建议 下一篇:和田地区小麦三圃一田种植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