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取向研究

时间:2022-08-06 10:17:49

基于高中数学教育的应用价值取向研究

【摘 要】数学教育在高中非常的重要,数学主要是高中数学的重点科目之一。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课程的安排、教材的设计、教学以及评估体系三个方面存在着缺点。本文主要是从数学中的向量案例分析,在高中数学中采取教学效果与实施方法,主要分析高中数学应用取向与数学关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思维训练、以及应用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应用;价值取向

根据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的学习与应用非常的重要。数学参透了各行各业,也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发生根本性变化。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它不同于语文、外语等学科,它不仅仅带动了社会学科建设,也带给了自然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高中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为未来数学应用与发展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数学教育中应用性教育的状况及分析

1.高中数学教材与课程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数学的高中学科学习与建设的主要学科之一,如何设计好教材的版面,课程的安排等都的高中数学提升学习与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步。教材是知识的传递着,也是课堂参考的主要资料。在我国,教材的设计陈旧、更新很慢、地区的发展不均衡、教材的质量不高等。在教学中,教学的使用方法没有更新,也没有跟上新课程的要求等也是我国高中数学教材与课程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中,也会出现本质的错误,那就是数学上的应用很少关注与利用,例如,在理解、证明、推导等上存在着与教学脱离实际。因此,高中数学需要加强与教材联系,与课程的科学安排结合,这也是在高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也是高中数学需要深层次的改善地方。

2.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教学质量的决定性作用是高中老师,老师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实际的教学中分析发现,教师传授数学的过程中,很少重视数学的利用。在当前,教师与教材要求密切联系,特别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教学别要利用好教材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应用的取向价值不能够很好的落实,这也是教师没有在教学中应用好教材知识的理论与实践联系。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教师缺乏整理和应用数学应用资料的意识;②教师缺乏丰富的数学应用资料;③教师自身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能力不够强。

3.当前评价体制的欠缺

在教学体制的改革中,教学的评价系统对高中数学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高中数学教学的评价体制系统还欠缺,例如,制度、硬件、软件等暂缺一个完整的规定。例如,在高考中,缺少监督大家公平考试的一个系统,这就影响到了教育系统的不完善,学生的未来以及教育的失败等。一般情况下学生根本得不到建立数学模型能力的训练,“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形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知场”。

二、对高中数学价值取向的几点构思

1.注重高中数学价值取向的提升

高中数学是高中生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加强高中数学价值取向建设也是为高中数学提出一项正确的指标与方向。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要求对高中数学的价值进行正确的方向定位,要进行对教材进行准确的传授。在2001年都提出了加强高中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分析,发展高中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如何应用好数学知识与数学训练思维方法,这是解决数学价值与学生的基础。在价值取向中,要重点分析数学的模型、框架、方法、思维等。按照总体来分析,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①了解数学密切联系生活;②主动用数学解决问题;③了解实际背景,探索应用价值。

2.加强数学教材中的应用性内容

数学的价值应用,这是高中数学提出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数学价值取向的一个重大策略。如何在数学教材中产生应用性内容与价值,这就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安排出发,也要从学生的兴趣找到着力点。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思维的锻炼,还可以给学生带来解决很多实际应用的东西,所以高中数学应该面向应用型改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材和各种辅导资料中必须大批量的出现应用题的形式,就是说要以现实问题呈现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而不是远离生活的。如何让教材贴近生活,并且具有时代气息,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联想与想象,好奇心与求知欲。

3.加强对教师的数学应用教学要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高中数学在高中阶段起的重要非常独特,所以需要完善与做好高中数学课堂效果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数学的价值取向来分析好高中数学的应用核心之处。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使用方法,还要注重知识的内涵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在教育体制中,应该不仅看学生的成绩,而要看这个学生接受的知识得到应用的程度有关,即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有关。教师只有具有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才能够形成较强的应用能力。应用意识是应用能力的基础要件,很难想象一个对应用意识没有足够认识的教师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教师所要担当的任务就是将生活情景引入到课堂,通过自己的讲述使学生从有限的课本知识中进入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开始思考生活中该数学问题的基本模型。

参考文献:

[1]杨骞.数学应用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7)

[2]徐艳斌.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8-30

[3]单蹲.数学是思维的科学[J].数学通报,2010,(6):1-2

[4]杨骞.关于加强数学应用教育的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4)

作者简介:

刘智超:男,籍贯:辽宁阜新,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平泉一中。

上一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