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策略探析

时间:2022-08-06 03:31:13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策略探析

摘要: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和倾向。正确认识高校学生就业中的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剖析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使其自身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求职之路增加砝码。帮助高校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学生顺利求职择业极为重要。

Abstract: Students' increasingly serious employment situa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 which is the result of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society, economy, history, etc. Students often face greater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some unhealthy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and tendencies occur to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flicts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in employment, analyze their own shortcomings, and make an improved scheme to make them more responsive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ear up for the employment. Helping college students to make full psychological preparation is helpful to students for employment.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策略;择业观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y; problems; strategies; sense of choosing 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277-02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就业压力增大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当前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最大的困惑因素,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

1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1 就业期望值偏高在就业市场上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人,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缘故。在就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好高骛远,不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等实际情况。往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挤,单纯追求“名望高、名誉好”的单位。甚至有的大学生想走捷径,幻想成才的道路一帆风顺,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

1.2 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

1.2.1 自卑心理一些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还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在求职时畏首畏尾容易给人以无能的印象。

1.2.2 自负心理有的大学生对就业过程中的客观条件不能准确分析和了解,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眼高手低,在求职过程中过于自负和自傲。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造成择业困难。

1.2.3 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味地依赖学校、朋友、家长代替自己去奔波。一味地等待的消极被动的求职方式。缺乏主动竞争意识,缺乏信心和勇气,不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青睐。

1.2.4 从众心理部分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优劣势而盲目从众,随大流,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共挤独木桥,毕业生从心理上限制了自己,择业面变窄,直接导致求职失败和困难。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因此一定不能盲从,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2.5 攀比心理有的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是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盲目攀比;不愿到基层、艰苦和偏远的地方工作,总想找到超过别人的工作,最终导致错失就业机会。

2就业理念滞后及其误区

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五大误区:

2.1 “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考虑家庭的承受力的大小和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合等因素,结果“海归”变成“海待”。

2.2 “宁到国企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

2.3 “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2.4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是兴趣,但还是选择了再学习之路[1]。

2.5 “眼高手低,把工作当跳板”任何企业都不希望花钱去雇佣一个添乱的人。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常常会以为自己博览群书,才高八斗,想法却非常的嬗变,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进入社会就自私的把工作单位当成自己“有偿实习”的场所,有哪个单位愿意做你的垫脚石呢。没有诚信的毕业生是不会被社会认可的。

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策略

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避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2]大学生自己也应在求职过程中主动适应当前就业的新形势,认识自身的优劣势,科学分析就业环境,避免不正确的就业心理对自身求职的不良影响。

3.1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理念是人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这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从幻想和空想归位现实的正确心理反映。只有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抛弃“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观念,树立就业后再择业的心理对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而言,是绝对明智的选择。社会是发展的,而发展靠什么来促进呢?竞争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受专业限制以及工作经验和户口等多因素的制约,要想找一份理想如意的工作,不妨寄希望于积累工作经验以后,获得较好的市场附加值,等待各方面都充实提高,羽翼丰满后,实行第二次“就业”,从而找到理想的单位。这并不是说把起始的工作仅仅作为一块跳板,而是把它当成一个积累财富资本的原始股,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使自身不断增值,增加竞争的砝码。

个人的成长是一个由蛹化蝶的过程,非常痛苦,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成功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斗争的过程,是思想境界的不断升华。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己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机会多的工作也要重视。

3.2 培养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向传统人士发起挑战,有意识地选择前沿知识来丰富自己,培养自己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作为大学生应该意识到,我们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更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表现梦想的空间和舞台,让他们能够以知识回报社会。

3.3 树立继续学习的心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就业之后仍然需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学习,根据社会和自己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还要学习社会知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3]

马克思曾说:“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的,而内因起决定作用。”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身边的环境,那我们就要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适应这个社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助环境中对我们有利的因素,抓住机会发展自己,为自己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唐.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研究报告[J].经济问题探索,2008,(11).

[2]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8).

[3]赖德胜.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

上一篇: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经验及启示 下一篇: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中信息失真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