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造星模式与本土偶像培养的比较及分析

时间:2022-08-06 01:28:33

韩国造星模式与本土偶像培养的比较及分析

【摘 要】本文浅析韩国造星模式与中国偶像产业的不同,探究本土培养不出偶像天团的原因,成功的韩星培养机制是否可以被内地娱乐公司和市场借鉴。

【关键词】偶像;组合;运营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277-02

1996年9月,H.O.T的一辑《We Hate All Kinds of Violence》企划上市,韩国新娱乐时代来临。此后,偶像组合成为韩国娱乐业的中流砥柱,这其中的元祖造星工厂SM公司(S.M. Entertainment)历经20年依旧稳居韩国娱乐界“三大公司”之首,其背后的运作值得探讨。

反观我国的现象,大众基本不知道本土偶像组合的存在,能想起来的也是上个世纪的小虎队。其实20年间内地出现了很多偶像组合,但是强大的KPOP和JPOP组合将内地本身就微弱的歌谣界冲击得支离破碎。羽泉曾经说过:“冬天已经到了,难道春天还会远吗?不过对于内地来说,春天真的隔得有点远。”内地唱片公司二十年间相继推出了至上励合,HIT-5等等,均没成气候。近年来,本土偶像组合的培养逐步变得明朗化,尤其是TFboys的异军突起,种种噱头傍身的SNH48,这才让观众看到了内地偶像组合的曙光。

一、艺人的商品化培养

初期的SM公司也没有完全成熟的体制,在H.O.T组建时,公司走遍全国的高中,搜索有特色和不同才华的人才,从而吸收了成员,老板李秀满亲自去美国挑选了安胜浩。(这也成为了SM公司选人的一大特点,每个组合中几乎都有“海外派”,方便开拓海外市场)。直到公司第二个男团ShinHwa(神话)组建时,选人机制才正式运用,[1]“S.M.青少年Best选拔大会”为进入公司最正规的渠道,下设几大部门:挑选新人的选秀部;训练新人的培训部;把握市场走向、体现歌手风格的唱片生产部;进行录音和后期制作的唱片制作部;进行宣传销售的市场营销部;进行推广的宣传部;发掘艺人潜在价值、企划广告演唱会的部。

最为残酷的是在SM公司做练习生,H.O.T,神话等世代偶像由此落下一身伤病,东方神起的训练过程更是地狱式的,每天12小时学舞蹈与唱歌,除了这些之外还要训练语言、艺能感、应对媒体提问的能力等,以便更好地走向世界。

反观本土,风生水起的TFboys所属的时代俊峰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运行模式上完全模仿日本的杰尼斯,但无奈资本短缺。所以对于练习生没有严密的筛选和竞争,只是不断招募学生,不合适的就及时让他们退出,没有严格的筛选比例。TFBoys仅仅在课余时间接受训练,录最简单的视频,发到视频网站去试水。

TFBoys出道时更像是一种天然的状态,没有特别雕琢的痕迹,他们从网络视频节目到上电视,没有精心设计过举手投足,也没有精美的造型和服装。经纪方解释:他们不是韩国那种一出道就很完美的偶像,而是慢慢地进步,粉丝会有跟他们一起成长的感觉。

二、组合出击,几人几色

粉丝中会有一种叫做“唯饭”的群体,即指一个组合里只喜欢一个人,组合的解散和我无关。组合能够满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需求,确保公司投资不全部沉没,成军后公司根据组合中的人气确定出下一步重点推出的对象,队员间的资源和名气出现不平均,毒唯越来越多,会导致整个集体的分崩离析。所以韩国偶像组合一直有“五年必散”的魔咒,也只有神话组合真正做到出道18年未更换过成员并一直活动。艺人的个人特色和魅力不仅在于他的相貌和身材,更要善于在舞台上,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来吸引注意力。

本土女团SNH48是日本AKB48的海外分队,首先团体特色就不明显,虽说SII,NII, HII三个队伍的官方说法是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事实上,风格十分单一,装扮上多为日系清新风,曲风甜美。[2]而且照搬日本的剧场模式,采用上海的剧场为基地的线下运作也是其最大的弊病。

此外偶像自身的个人魅力不突出,观众对于SNH48长期处于“脸盲”状态。但是其中成员鞠婧t以“日本人评出的中国4000年第一美女”的标签而走红,李艺彤以微博段子手,擅于自黑而被人关注,形成个人魅力。

三、环境及市场分析

(一)电视台

中国内地电视台的节目里面,几乎没有几个电视台有像KBS《音乐银行》,MBC MUSIC《SHOW CHAMPION》,SBS《人气歌谣》等音乐节目那样每周一次让正在活动期的艺人打歌。娱乐节目同样是艺人生存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也只有湖南卫视做到了娱乐立台。不仅如此,韩国多家电视台的综艺节目种类繁多,大热的组合还会出团综。对比之下,中国内地艺人的电视曝光率大大降低。然而,“明星”这个东西,一两个月没有在大众面前绽放光芒的话,那他就有可能永远都失去光芒了。

(二)娱乐公司

SM等韩国娱乐公司在前期在艺人身上投资巨大,而且资金链足够完善,几乎是一代养一代(比如H.O.T赚的钱拿去培养东方神起)。没有多余资金的内地娱乐公司不会在前期投资上下大功夫,TFBoys的MV和视频节目都非常简单,甚至音乐行业人士认为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他们录制谈话节目的录影棚只有沙发、茶几和墙纸,MV的画面则通常是深度柔光,发型化妆几乎为零,有时候男孩们眼睛的眼线都不对称。甚至在宣传方面,早期走的也是couple捆绑路线,让两个男孩在网络短剧中满足一大批腐女的口味,从而形成话题。粉丝自发营销同时成为本土偶像生存的必备砝码。TFboys是初出茅庐的时代俊峰在娱乐圈的首次试水,在包装和推广上必定存在经验不足的地方。为了让偶像有更好地发展,TFboys的粉丝自发承担起造势营销活动,俨然成为半个经纪人,这一举动和形式让业内人士颇感震惊。粉丝成立各种俱乐部,站子为他们应援,送上花篮,食品等。

(三)消费者定位研究

目标消费者是指企业在制定产品销售策略时,所选定的消费群体构成。市场定位是指为使产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相对于竞争产品而言占据清晰、特别和理想的位置而进行的安排。SM公司在推出每一位新人之前,都会制定详细的计划,比如对于宝儿的出道,公司是打算让她进军海外市场,先是在韩国本土市场站住脚,随后大举进攻日本市场,目前看来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接下来宝儿将要攻入中国市场,可以从她开始出中文歌看出。而东方神起,少女时代等面向国际出击的组合,几乎每首热门单曲都会有中文,韩文,日文,英文四种版本。

而本土的偶像组合的定位就没有那么明确了,SNH48本想靠广大宅男群体走红,但宅男在应援和推动发展力上显然不是个好的对象,地域限制和“剧场模式”不利于少女偶像的发展。TFboys赢在女性粉丝上,但是定位过于单一,后期想要突破转型是个大难题。

综上所述,内地的造星之路虽有起色,却仍旧路途遥远。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根据本土文化环境造星,提高艺人曝光率,最重要的是艺人自身修养和实力的打造。近年来随着选秀类节目的火爆,中国偶像文化进入“草根偶像”时代。通过各大选秀节目,“选手”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消费者心目中变得模糊,全民“造星”运动使得内地的偶像走下神坛。平民偶像的诞生,意味着由消费者主动选择、制造偶像及消费相关文化产品的时代已经到来。但由此学生群体产生趁早成名的念头,想要靠炒作走红的心理严重,导致实力及内涵的缺失。比如sunshine组合,就算能掀起一时的话题热度,也是走不长远的。

参考文献:

[1]刘艾琳.偶像工厂S・M公司――造星策略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伍娟.从日本的偶像发展模式中探索中国偶像发展之路――以AKB48、SNH48、TFboys为例[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若霜(1995-),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上一篇:时间性:桃花源之审美问津 下一篇:图书馆对家谱的收藏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