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绘景技法集锦

时间:2022-08-05 10:17:18

诗歌绘景技法集锦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体。为了抒情,诗人在绘景、状物、叙事、写人等方面用尽了心思。诗人如何绘景以抒情却因各自的生活经历、艺术品位、文化修养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总结诗人的绘景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感官偕同

北宋诗人、书法家、著名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流寓鄂州等待命运的安排时,曾登临鄂州南楼写下《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中之一:“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这首诗表面书写诗人陶醉于山水中的怡然自得之情,暗中却寄寓他面对人生起伏的平静淡泊和久历人生风雨依然洁身自好澄澈的心境,末尾的“凉”字便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其中前两句绘境很有特色,起句写登临纵目之所见,山光、水光、月光交织在一起,尽显山川景物在月下的独特魅力;次句写夜色中的十里风荷,芰香、荷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嗅觉两角度展现南楼的美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景淡雅脱俗,恰与作者恬淡宁静的心境谐和,与后面的“凉”字相呼应。

二、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绘景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烘托,以静衬动,以动衬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如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用桂花落、月出、飞鸟时鸣突出展现山中春夜的恬静幽美。后者如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前两句描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描绘了兰溪山水景物的美好。

三、意象组合

诗人在绘景时,选用一系列具有相同或相似情调的景物巧妙组合画面,构成特定意境。宋代宋祁的《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词的上半阕描写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这些景象充分照应了第一句中“渐觉”,表现了词人闲适自得之情。

四、修辞格

诗人在绘景时,总是根据对象和自己的喜好选择某些特定的修辞方式,再现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下面几种比较常见:

1.比喻。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如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为我们描绘了山笼在皓月银辉中,愈显青翠;洞庭水笼在皓月银辉中,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一只雕刻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是那样惹人喜爱。

2.拟人。运用拟人,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可以表达得更有亲和力,更有情趣。如韩愈的《春雪》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王安时的《书湖阴先生》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起青来”。这里“白雪”、“一水”、“两山”都是把物当做人来描写,生动形象,而又贴切自然。

3.借代。它不仅使语言表达得简练含蓄、形象生动、富有变化,而且可以利用词语转义,创造新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最后一句中的“绿肥红瘦”运用借代的修辞,分别代表“花”和“叶”,形容花的凋零和叶的茂盛,显得凄婉伤感,蕴积了女主人公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在的无限惋惜之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哀伤的心灵和高雅的情趣。

4.夸张。运用夸张,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被描写事物的特征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的处理,留给人异乎寻常的深刻印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想象是它的基础。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其中“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都是夸张描写,突出了祖国山河壮丽,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5.通感。通感是把视觉、听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可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两种。形容的通感是把人们各种感觉通过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一种方式。如宋祁的《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为视觉,而“闹”却作用于人的听觉,这两句就是视觉转化为听觉的典范。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喻的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过比喻沟通起来的一种方式。

五、色彩运用

色彩本身只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只有到了人类的眼中才被赋予某些特定思想情感,而它们在诗人的笔下,更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有时诗人采用单一的色调渲染画面,加强读者的视觉印象,让人过目不忘。如清代戏曲家洪升的《春雪》:“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动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汀沙望难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风雪黄昏中,诗人举目四望,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雪还在下着,白色的鸥鹭再也辨识不见,只能听见它们的啼叫声,近旁桥畔的白梅也开放了,也不能看清,只能闻到缕缕清香飘来。诗人在反复渲染中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暮色飘雪图。

六、视角转换

观察事物的角度有很多,每一个角度都有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只有综合各种角度才可能得到对事物的全面把握和认识。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方式由远及近的感悟庐山瀑布,为我们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现了作者观赏庐山瀑布的急迫心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七、虚实结合

也称虚实相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使虚景与实景相互补充映衬,相得益彰。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之景,是实写;最后一句是想象,为虚写。虚实结合,活化出了庐山高耸突兀、巨流倾泻的雄伟与磅礴。又如张籍的《凉州词(其一)》:“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绝句写景叙事,远近交错,虚实相生,给读者以丰富联想。其中一二句实写目见的近景,三四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以虚出实,给读者无限想象的艺术空间。

中国古诗讲求绘画美,因此其意境精美绝伦,耐人寻味。品读一首首古诗,仿佛在欣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上一篇:网球课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探讨 下一篇:农村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