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的体会

时间:2022-10-30 07:06:28

【前言】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的体会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二、急性期的护理 1.心理护理。大部分AMI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表现。在面对这样的患者群时,我们除了要为患者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外,还应鼓励他们调整心态,保持心情的平稳。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切记涉及患者的家庭、经济收入等...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的体会

摘 要: 本文从实例出发,在查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患者住院治疗和相关陪护体会,强调了合理饮食和心理陪护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病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的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这种疾病为内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并常带动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等症状并发,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有效缩小梗塞范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下我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紧急护理发表体会。

一、临床资料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共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长的为78岁,最年轻的为40岁。

二、急性期的护理

1.心理护理。大部分AMI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表现。在面对这样的患者群时,我们除了要为患者提供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外,还应鼓励他们调整心态,保持心情的平稳。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切记涉及患者的家庭、经济收入等,避免对患者造成心理负担,产生不必要的阴影。满意的护理是使患者走出病痛的重要条件。

2.吸氧。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AMI的急性期应进行3~4L/min的持续高流量吸氧,待病情稳定则改为1~2L/min的间歇性吸氧。从急性期到病情稳定,总的吸氧时间约为7~10天。及时足够地吸氧,不仅能有效缓解心绞痛、休克、心律失常,还能纠正心功能不全,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等器官的氧需求,从而控制心肌梗死范围。

3.合理饮食。急性每餐摄入适量的含所需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忌烟忌酒,少吃动物内脏、巧克力等高胆固醇食品——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1单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几率就增加35%——少食多餐,鼓励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因过饱或难以消化而加重心脏负担,有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者还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坚持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4.疼痛的护理。患者突然发病,并伴有疼痛、压榨感,此时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剧烈的疼痛与情绪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要尽快止痛,最好的办法是给予一定量的杜冷丁或吗啡。给药的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变化,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

5.适当卧床休息。患者发病的第一周病情最不稳定,易出现上述多种并发症,首先让病人安静去枕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再走动,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如患者情况稳定,无并发症,第二周就可以在床上作四肢活动,第3~44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根据病人的病情适当增加活动量为妥,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

6.注意溶栓并发症。溶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吐、便血现象,特别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有无异常变化,以便预测有无颅内出血。一旦发生,就立即停止使用肝素及阿司匹林,并进行对症处理。

7.排便护理。护士应指导和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对于便秘患者,应口服果导片或中药,必要时置入开塞露,防止因用力过度,引起不良后果。

8.恢复期护理。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他们的顾虑及担心是心肌梗死复发,担心出院后,在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我们要认真摸清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听其倾诉,确认患者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向患者及家属详述该病治疗和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增强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鼓励患者从事部分生活自理和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持精神愉快,就可减少再发。在做好患者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使患者和家属之间建立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通过上述48例患者的护理,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同时辅助适量止痛镇静药物配合治疗,才能达到使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方法与情感的融合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