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山县糯小米种植技术

时间:2022-08-05 05:50:55

浅谈龙山县糯小米种植技术

【摘 要】龙山县茨岩塘镇凉水村,海拔830m,地势开阔,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1340mm。2013年示范推广糯小米67333,经科学规范种植,平均667产200kg。我单位对此技术做出如下总结。

【关键词】龙山县;糯小米;种植技术

2013年龙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茨岩镇凉水村实施糯小米种植示范,示范地点选择在龙山县茨岩塘镇凉水村,海拔830m,地势开阔,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年平均气温13.5℃。示范推广糯小米67333。经科学规范种植,产量指标平均667产量达200kg。我单位对此技术做出如下总结。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苗床选择与整理

苗床选择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丘块,每个苗床2m开厢,按照每667大田30的比例备足苗床。苗床底肥667施硫酸钾复合物30kg,人畜粪1000kg。

1.2 适时播种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选择晴天及时晒种,并用新高脂膜拌种(可与种衣剂混用),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时,即4月中旬播种,667大田播种量0.8kg。播种后选择细土进行覆盖。

1.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小米苗龄在35天左右,幼苗长到3~5片叶时,6月10日左右选择青、壮苗进行大田移栽。移栽时采用高垄双行,行距40cm、株距8cm保证每667移栽2万株左右。并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粉受精质量;在开花前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小米生理机能,提高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增加坐果率,使籽实饱满,达到产量提高。

2 田间管理

2.1 保全苗

小米子粒较小,种子所含能量物质不多,如果出现干旱,容易造成田缺苗而断垄,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苗期667用10kg尿素提苗,拔节期,结合中耕667追施硫酸钾5kg、尿素10kg。抽穗前追施尿素5kg。灌浆期用2%尿素溶液喷洒叶面,延长叶片功能期。水分管理:苗期不用浇水,拔节后遇旱浇水,抽穗前后结合追肥浇水。一般在出苗后2~3片叶时进行查苗补种,5~6片时进行间定苗。

2.2 蹬苗促壮

在水肥条件好、幼苗生长旺的田块,应及时进行蹬苗。蹬苗方式主要在2~3叶时及时控制肥水、深中耕等。

2.3 中耕除草

小米的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一般2~3次。第一次中耕结合间定苗进行,中耕掌握浅锄、细碎土块、清除杂草的技术。第二次中耕在拔节期间,并结合灌水追肥进行。中耕要深,同时进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以4~5cm为宜。中耕松土除草之外,同时要进行高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2.4 病虫害防治

2.4.1 定期搞好病虫预测预报

小米生长阶段易发生病虫害,应根据植保要求及时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灭杀防治,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大大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利用率小米病害主要是穗颈瘟,抽穗前和齐穗期可用加收米防治。虫害主要是钻心虫、蚜虫,钻心虫用阿维菌素防治,蚜虫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抽穗后注意防止雀害。选用抗(耐)病品种或无病良种。目前抗小米锈病的品种有“黄平糯小米”、“施秉红小米”、“本地糯小米”等,还有省外的“吨谷1号”、“豫谷9号”、 “沁州黄小米”和 “吉林绿小米”等品种。同时兼抗小米纹枯病的有“豫谷14号” 和“豫特5号”。发生黑穗病时,无病或病害较轻的田块,收获前选择无病穗作种子,对黑穗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4.2 苗期防治

小米定苗后,如遇气候干旱,为防止红蜘蛛快速生长繁殖,采取三氯杀螨醇喷雾防治。如遇连雨天。田间湿度大,为防止粟芒蝇的繁殖,应采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2.4.3 成株期防治

小米抽穗后,8月上中旬正值三代黏虫繁殖生长期,此时注意检查,如发现有黏虫,要及时用DDV乳剂进行防治。小米成株期如遇连雨天,气候潮湿,小米不抗锈病,病叶率在1%~5%时,及时采取如粉锈宁兑水喷雾等化学保护方法进行防治。7月下旬,如云阴雨天较多,小米径基部容易出现云状病班,应采用纹枯灵或井冈霉素进行喷雾防治。

3 收获与贮藏

小米收获期一般在腊熟末期或晚熟期最好。这时的颗粒饱满,含水量低,品质好,产量高。小米脱粒后及时晾干,籽粒含水在13%以下时进行精选分级包装入库。小米收获期一般在腊熟末期或晚熟期最好,这时的小米谷子子粒变硬,成熟“断青”。这时的颗粒饱满,含水量低,品质好,产量高。小米脱粒后及时晾干,籽粒含水在13%以下时进行精选分级包装入库。

4 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规范的种植,能有效地提高糯小米单产。每667增收小米50kg,按照市场价格实现每667增加收入1600元人民币。

上一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 下一篇:玉米纸筒育苗移栽吨田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