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生交际教学初探

时间:2022-08-05 04:30:16

高职院校护理生交际教学初探

1职校口语现状

在现代社会,护士工作已经不再仅仅是打针挂水,还承担着与患者沟通、进行心理疏导等工作,这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现在的职校护理生所体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却不容乐观。在新生见面的自我介绍中,很多新生只能把自己的姓名交代清楚,就匆忙下台了,稍微好一些的能再简单地谈下自己的兴趣爱好。至于能流利全面进行自我介绍,在学生中是很少见的。在语文课堂上,当教师抛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时,有些同学会滔滔不绝,但是没有清晰的思路,有些学生则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样的学生如何能在现在医患矛盾非常突出的工作中与病人、家属做好沟通,提高服务质量呢?因此,提高护理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语文课的课堂上,除了教授课文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需要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一些针对其专业的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流利顺畅地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护理专业口语的特点,准确恰当地选用合适的词汇,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护理岗位上创造一个轻松友好的工作氛围,为胜任护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职校口语交际部分教材特点

2011年,江苏省重新编订了新的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在借鉴之前沿用了近十年的高职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分为了阅读、表达与交流、综合拓展三大块内容。而表达与交流主要涉及了口语交际训练与写作。口语交际训练这部分设置了说好普通话、朗读、解说、交谈、演讲、情境对话、介绍、访谈、应聘、劝说、即席发言等等内容。不得不说,新出版的这套教材,与之前的高职学校语文教材相比,在口语训练环节改动很大,突出了口语技能技巧的训练,重视学生与社会的衔接,体现了职校的特色。不过口语训练这些章节对医护生而言,针对性、专业性并不是很突出,这势必要求任课老师在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时结合专业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护理生口语教学实施对策

3.1重视普通话训练,奠定良好沟通的基础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说好普通话是人与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在教材中,将《说好普通话》作为了口语交际的第一环节。我校是面对全省进行招生的,从历届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反映的情况看,基本都能用较规范的普通话与人交流,但是不同地区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存在,扣分较为严重的是自由命题说话环节。因此对新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尤其是进行自由表达能力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关于语音语调,由于本地区同学从幼儿园期间就接受普通话教学,普遍发音较好,教师在新生开学初始,可以通过自我介绍、上课提问等方式大致了解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利用课堂时间,集中两次课,从声母、韵母、声调、语调、声音几方面入手培训。而对于三分钟命题说话环节,它与演讲、即席发言等口语交际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交给学生练习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列提纲的习惯。然后,将全班学生按学号顺序依次训练每个话题。从有稿到脱稿,再到即兴抽题,轮流进行多次后,学生的命题说话能力均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3.2采用情景教学法,寓职业口语训练于一般口语训练中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体系中,没有针对护理专业而设置相应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本专业的专业特点融入其中。一年级新生接触专业时间很短暂,不可能对护士这一职业的特点有多深的了解。情境教学法无疑是较好的具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方式,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情境。比如在教授《介绍》这一课时,按照教材要求是设计了新职工上岗的自我介绍,这对于新生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模拟求职的自我介绍。课前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安排学生预习《介绍》这一单元,回去查找成为一名护士所需具备的技能条件,了解医院的需求。写好求职的自我介绍稿。在上课初始,教师通过放映主持人大赛的相关录像,让学生明白,一个具有特色的自我介绍能在第一时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了解自我介绍的作用。随后通过教师讲解自我介绍要点,并当堂布置教学任务,通过模拟医院招聘现场,设置评委,以比赛的形式,决出最佳应聘者。这样的教授方式轻松而又新颖,学生通过竞赛环节能够体验到现场招聘的紧张,也能较好地掌握应聘中自我介绍的要点。类似这样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有访谈、劝说等等相关章节。

3.3口语训练中引导学生注意护士职业口语的表达

医护工作与一般服务业不同,面对的是病患者。病痛往往会使一个人承受身心上的双重折磨,因此在与病患交流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口语的表达,也因此形成了护士职业口语的特点。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医院的机会不是很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补充一些职业口语的专业术语,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口语的基本特点。在一年级学生《护理入门》一书中也涉及一些护理口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参考,运用于教学中。1在与病患交往中,需要护理生学会使用得体的称呼语。有许多医患矛盾起源都在于一些极为细小的环节。在交流中运用尊称、敬称,往往能给患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有的护士习惯用病床号来呼叫病人,这是一种极为不礼貌的行为。在日常授课中,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使用得体的称呼语。2学会使用委婉的说法。病人由于生病,往往身心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心理比较脆弱,对于一些词语比较忌讳,也容易联想而引起误会。因此护士在工作中需要学会使用一些委婉的说法。如对于瘸腿患者,护理生可以用“腿脚不方便”这样的语言;患者去世,学生一般都会直接用“死了”这个词语,完全可以用离世、走了、仙逝、过世这样的词语来代替。讳语显示的是一个人的素养,而这方面恰恰是现在的学生最缺乏的。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反复纠正,使得学生形成概念。3注意工作的特殊性,妥善用词,在与病患及家属交谈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词的恰当,避免用刺激性的词语。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病人的个人隐私,绝不能在平时闲谈中随意谈论病人情况,以供消遣之用。

3.4及时做好评价,评价是口语交际能力进步的阶梯

口语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口语评价的最好方式是采用阶段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经验。阶段性评价可以使师生双方均做到心中有数,使老师可以进一步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评价的方法有:1教师制定评价等级。2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填入表格。3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定三级评定模式,确定学生的口语交际等级。口语交际训练不是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不是为教而教,它承担着帮助护理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合理高效地与人进行交流的任务。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方式,想方设法创作条件加强训练。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护理生的口语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也必然能帮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本文作者:秦颖工作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略谈大学生爱心修养的教育研究 下一篇:排球教学对护理专业练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