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健身气功运动的认知

时间:2022-08-05 03:29:41

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健身气功运动的认知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了新疆健身气功运动的基本情况和少数民族群众练习者的认知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应专门开设少数民族群众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带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参与热情;加强宣传力度,特别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技术以及新闻媒体进行有力宣传;还应把部分相关书籍翻译成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资料供少数民族群众参阅。

【关键词】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健身气功;认知

一、引言

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所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和谐的整体宇宙观,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2000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健身养生文化,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授权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在优秀传统功法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整理与编创,形成了现在推广的四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其编创指导思想非常明确:“挖掘整理一批经历史考验,证明确有健身效果、内容健康、科学的传统导引功法,从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生物医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创一批健康、科学、文明的健身气功新功法。”本研究在新疆健身气功繁荣发展之际,来探讨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健身气功的认知,对于健身气功在新疆的推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部分新疆健身气功站点的少数民族群众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练习人数较多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和蒙古族群众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常用研究法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新疆健身气功运动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4年底,新疆共有健身气功站点1038个,练习者人数达8万余人(不完全统计)。除了汉族群众所占比例最多外,还包括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和少数的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在练习,少数民族群众练习者人数不足8000人,占不到练习者人数的10%。新疆目前拥有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员2人,国家一级裁判员38人,国家二级裁判员214人。拥有健身气功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24人,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822人。

2、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72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341份,有效率为85.25%。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49人,占有效调查人数的44%,45岁-60岁的中老年人有123人,占有效调查人数的36%,值得一提的是44岁以下的中年人及青壮年的人数为69人,合计才只占有20%左右。说明中青年及青少年练习者较少,这将不利于健身气功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普及发展。

受到年龄偏大的影响,在调查练习者学历结构时,出现了文化程度不高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练习者年龄比较大,受到当时特殊原因的限制,在所在求学时期没有取得相应的学历是导致学历结构低的主要原因。学历结构的偏低,对于练习者对健身气功的科学理解与内涵认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在练习时就很容易出现偏误甚至严重错误。调查结果为,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少数民族群众仅有60人,占有效调查对象的18%。

3、练习者对健身气功的了解程度

调查发现,在诸多少数民族群众练习者中,非常了解健身气功这项运动的人数也只有22.78%,基本了解的人数有130人,占38.12%,而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人占有39.01%。这表明在诸多经常参与健身气功练习者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项运动不甚了解。在新疆健身气功站点中,本来少数民族人士就占少数,加之还有这么多不太了解这项运动的人士只是随波逐流跟着参与。这对这项运动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推广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练习者对健身气功运动知识的获取途径

参与者主要是通过社区(村镇)的文化宣传和图书资料来获取相关健身气功运动知识,这部分人数为253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74.20%。通过媒体、影像资料及其他方式获取的途径偏少。这充分说明参与的少数民族群众获取健身气功运动知识的途径过于单一,调查中发现通过图书资料获取运动知识的人是各气功站点或社区(村镇)等部门给予分发的图书资料。这对于健身气功运动及运动知识的宣传和传播是远远不够的。在站点和社区宣传的基础上,今后应该加强现代多媒体和多种新闻媒体的参与,使健身气功运动和相关运动知识在传播上多点开花,以此来满足所有这项运动参与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这样才能对健身气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5、练习者对健身气功健身效果的认可程度

众所周知,气功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国家体育总局主持重新创编推广的健身气功也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了。经过科学实验验证,长期进行健身气功的练习,可以很好的改善人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传输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的运动系统,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肺系统等疾病具有明显的康复作用。另外对于人的精神和心理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调查发现,只有不到5%的少数民族参与群众感到非常有效果,有43.7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另外有近50%的人认为基本没有健身效果和没有效果。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语言差异导致了在健身气功学习中存在偏差,理解度不够;二是少数民族群众对健身气功项目认可度不高,参与时间不长;三是健身气功运动特性中的内柔、调心、圆活和少数民族群众崇尚勇猛、刚烈的性格特性相背离。

6、对少数民族群众练习健身气功自我满足感(喜欢)的情况调查

本研究对于健身气功是否满足自我锻炼、锻炼的成就感、锻炼的幸福感以及喜好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还是非常喜欢这项新推广的运动项目,占被调查对象的53.08%。只有不到10%的人不太满足或喜欢这项运动,通过访谈了解到,不太喜欢这项运动也没有满足感的少数民族群众者是参与时间较短、健身气功动作还不熟练和缺乏理论知识的初级参与者。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新疆推广健身气功运动十余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参与进来,包括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和少数的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在练习。其中有接近40%的少数民族群众参与者对健身气功项目和相关运动基础知识不太了解。参与者对健身气功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过于单一,主要是通过站点和社区(村镇)宣传获得。另外还有近50%的人认为,健身气功的健身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对健身气功缺乏很好的认知。对于健身气功这项运动大家还是持有非常满意和喜欢的态度,继续推广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2、相关建议

应专门开设少数民族群众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以此来带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参与热情。加强宣传力度,特别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技术以及新闻媒体的多重作用来进行有力宣传。由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汉语言能力比较差,建议可以把部分相关书籍翻译成不同民族语言文字的资料来供少数民族群众参阅。

【参考文献】

[1] 王林.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2] 虞定海,王林.新编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1.65-68+73.

[3] 华桦.健身气功在英国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5.64-67.

[4] 陈晓卉.北京市健身气功推广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

[5] 张云崖,王林,虞定海. 健身气功推广普及现状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6.29-32.

[6] 司红玉. 健身气功教学与审美教育[D].山西大学,2012.

[7] 郭强.健身气功在城镇居民健身运动中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8] 项汉平,丁丽玲,刘治国,项馨.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05.63-67.

[9] 高露露.全民健身视角下健身气功的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10] 冯存敬.河北省本科高校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重新定义旗舰 下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油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