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男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

时间:2022-08-05 12:32:29

20例男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男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经膀胱镜检和病变组织活检明确诊断后行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术后予以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部分患者加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其中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膀胱镜未见异常12例,症状部分缓解、复查膀胱镜未见异常7例,症状部分缓解1例,术后14个月复查膀胱镜,镜下和活检提示复发,仍为腺性膀胱炎。结论:男性腺性膀胱炎患者临床症状多变,确诊后行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术后予以口服盐酸坦索罗辛胶囊及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效果较好,但需术后定期随访。

【关键词】 男性; 腺性膀胱炎; 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9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26-03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膀胱尿路上皮黏膜化生和(或)增殖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反复发作的下尿路刺激症状、血尿、会及下腹部坠胀不适,少数病例有发展为膀胱腺癌的可能,宋庆奎等[1]统计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但临床报道则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随着膀胱镜膀胱镜检及病变组织活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男性腺性膀胱炎病患的数量亦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2011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经膀胱镜检及病变组织活检明确男性腺性膀胱炎20例的临床特点诊治体会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均在笔者所在医院首次诊断,年龄20~65岁,平均42.3岁,病程2~42个月,平均26.2个月,以反复发作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0例,其中2例合并肉眼终末血尿,8例以会和下腹部坠胀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2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尿检正常者仅为2例,其余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中红白细胞增多,合并原发性高血压4例,合并膀胱结石2例,合并左肾结石2例。

1.2 诊断与治疗

20例患者常规泌尿系彩超未见明显膀胱占位性病变,均通过术前膀胱镜下组织活检及术后病检两次确诊为腺性膀胱炎,其中病变黏膜位于膀胱颈部2例,膀胱三角区8例,膀胱颈部及三角区均有累及者10例,膀胱镜下见黏膜病变主要形态为大小不等的滤泡、水泡样改变及绒毛样改变,部分可见状瘤样增生,病变周围膀胱黏膜血管纹理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及紊乱。术前血尿分析检查,如有泌尿系感染存在,则常规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7 d,控制感染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行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病变电切术,选用OPLMPUS盐水电切镜,电切160 W,电凝80 W,术中应保持膀胱适度充盈,切除程度为病变黏膜下深达肌层,范围达病变周围正常膀胱黏膜1~2 cm,并发膀胱结石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术将结石击碎并冲出,常规留置尿管3~5 d,术后2周复查尿分析,排除明显尿路感染及血尿后开始辅以表柔比星40 mg,加生理盐水40 ml行经尿道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次,共6次,术后3、6个月复查膀胱镜,如有黏膜病变则再次活检,如未见异常膀胱黏膜病变,则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膀胱镜,其中6例患者术后仍有不同程度尿频、尿急、及会及下腹部坠胀不适等表现,口服α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胶囊,0.2 mg/d,2~4周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无膀胱灌注药物不良反应。

2 结果

20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4 min,无膀胱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其中症状完全缓解、复查膀胱镜未见异常12例,症状部分缓解、复查膀胱镜未见异常7例,1例症状部分缓解,术后14个月复查膀胱镜,镜下及活检提示病灶复发,仍为腺性膀胱炎,经二次电切并改用羟基喜树碱5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症状缓解明显,目前仍在随访中。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由Von Limber首先将其描述为膀胱上皮黏膜和黏膜下黏液腺的增生性病变[2],由于正常的尿路上皮黏膜长期接受来自尿液中的各种异常病因刺激,黏膜的基层细胞向下凹入到黏膜固有层,形成Brunn巢,其内囊液积聚,形成囊性结构,此时成为囊性膀胱炎,囊内形成柱状上皮,腺体形成,最终演变为腺性膀胱炎,该病病因目前仍不完全明确,通过对CG MMAC1基因、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p53 基因,rasP21等基因蛋白、p53、Ki-67等研究,提出了CG为膀胱的癌前病变的一般认识[3],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以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会及下腹部坠胀不适等表现多见,若长期不能得到及时诊治,病变可能进行性发展,严重者会引起输尿管口受累,致上尿路梗阻、积水、肾功能损害,甚至进一步演变为膀胱腺癌,目前多数报道该病临床上多见于女性[4-6],考虑是女性有较多的泌尿系感染及女性较多的膀胱镜检所致,但有作者统计,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既往多认为该病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对该病的逐渐重视及泌尿腔内技术的发展、病理诊断的普及与提高,其发病率呈明显增多趋势,其中以男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增多尤为明显。因此,总结了2011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诊断明确的20例男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本组患者均为成年男性,平均年龄42.3岁,平均病程26.2个月,临床表现分别为尿频、尿急、尿痛、会及下腹部坠胀不适、血尿,20例患者均有尿中红白细胞不同程度的增多,与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多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表现不同,其中8例患者以会及下腹部坠胀不适为主要表现,均在外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并长期口服α受体阻滞剂及抗生素无效,后经笔者所在医院明确腺性膀胱炎诊断并治疗后症状缓解,对于以会及下腹部坠胀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男性成年患者,需考虑到腺性膀胱炎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影响治疗。

上一篇: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与治疗体会 下一篇:肺炎性结节与周围性肺癌64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