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胃结石20例分析

时间:2022-05-01 04:27:11

内镜治疗胃结石20例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了其成因、治疗效果、各种并发症以及可能的潜在危害。方法 胃镜直视下以活检钳及圈套器反复钳取等方法破坏结石表面层,继以5% 碳酸氢钠、奥美拉唑口服。结果 20例患者17例四周内结石排除,2例内镜治疗失败,1例并胃穿孔,均改为手术治疗。结论 内镜下治疗多可排除,但随结石病史延长,碎石难度增加,胄结石多并发胃黏膜损伤、溃疡等, 可产生各种并发症,如出血、肠梗阻,甚至穿孔,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关键词】 胃结石;内镜

胃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北方地区明显多于南方地区。常引起胃黏膜糜烂、胃溃疡、肠梗阻,甚至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防治并发症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20例胃结石作一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1岁,平均49.3岁。11例有食用柿子史,5例有食用山楂史,4例不能问明原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6例患者夜间疼痛明显,黑便2例,15例患者有恶心、呕吐,11例患者有反酸、烧心,有3例患者以频繁打嗝为主要表现。经消化道钡餐确诊1例,B超诊断1例,其余均经胃镜确诊。所有患者至少经过一次以上的胃镜检查。本组中单枚结石6例,2枚结石10例,3枚结石4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经胃镜直视下以活检钳或圈套器反复钳夹、磨损结石以破坏其表面硬层,较软结石或以陶套器断离,并给5% 碳酸氢钠100~200 ml,3次/d 和奥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治疗。并发出血者常规住院治疗。每周复查胃镜。

2 结果

本组20例4周内结石排除,其中第1 周排除5例;第2周排除8例;第3~4周排除4例。内镜治疗失败2例,1例于治疗1周后复查时发现溃疡并小的穿孔,随行手术取石及穿孔修补治疗。本组出现并发症3例。溃疡并出血2例,经内科常规治疗出血停止结石排除;肠梗阻1例,该患者系多发胃结石,第1周及第2周分别排除结石1枚,至第3周突然阵发性剧烈腹痛、呕吐,胃镜检查胃内结石消失,腹部透视见肠管胀气,并见一气液平,考虑胃结石排入肠管致机械性肠梗阻,经禁食和腹部推拿按摩等综合治疗,48 h后经肛排出一较大结石,肠梗阻解除;胃穿孔1例,行手术取石及穿孔修补治疗。

3 讨论

胃结石是由植物、毛发等在胃内逐渐凝结而形成的异物。按胃石的成分植物石、动物石、乳酸石及药物性结石,以植物性结石为最为常见。本组20例住院患者有16例有明确的诱因。大多为进食柿子,黑枣,山楂;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可高达25%、果胶含量7%、树胶含量14%)、黑枣(属柿科)、山楂等富含鞣酸及果胶,在胃酸作用下与胃黏液蛋白和食物中的纤维素等相结合形成稠厚的凝聚物,多个凝聚物逐渐相互凝集而成较大的胃石无法排出[1],高酸状态是胃石发生的条件[2]。某些可引起胃排空障碍的疾病,如糖尿病、胃大部切除术后及胃内存在高酸状态的患者容易引起柿石,这可能与胃酸过多和胃排空延迟,使柿石易于形成有关。于胃结石对胃内局部黏膜的直接压迫、刺激和损伤,患者可以并发糜烂性胃炎,胃溃疡等。本组病例并发溃疡并出血3例、肠梗阻1例及穿孔1例,并发出血及肠梗阻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治愈,穿孔1例改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后果,但其潜在严重危害仍不容忽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保健意识增强,慢性胃结石已少见,本组大部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但仍有1例病史较长患者最终因溶石失败改行胃切开取石治疗。因胃结石往往体积较大,而不宜自食管整体取出,以免造成食管撕伤、结石嵌顿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可通过胃镜以活检钳或圈套器破坏结石表面层,再予5% 苏打水洗胃逐渐溶开结石而排出。除柿子可致胃结石,其他如山楂、黑枣等亦可引起胃结石,对此类富含鞣酸的食物不宜过多及空腹食用,尤其不要进食未成熟果实,对预防胃石形成有重要意义。食用以上果实后一旦出现上腹不适、上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3]。

参 考 文 献

[1] 郭世斌,仲小伟,冷晶.胃石的病因及内镜下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 21(6):411-412.

[2]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00-801.

[3] 杜玉秀.胃镜诊治胃内结石.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报,2004,17(2):176.

上一篇: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双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 下一篇:26例重复异位妊娠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