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8-05 05:14:12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妇科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在我院妇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患者病情治疗的成功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的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妇科护理;应用效果

目前生殖系统疾病是种常见且多发的妇科疾病,通常都会进行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影响术后患者生育及性生活[ 1 ]。在心理学指导下,我院对妇科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患者痊愈后的生活质量,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配合治疗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年龄均在31~59岁之间,平均(42.4±5.8)岁;体重45~68kg,平均(54.6±4.9)kg。另取32例患者进行常规妇科护理为对照组,年龄32~62岁之间,平均(43.2±6.0)岁;体重45~70kg,平均(54.2±5.0)。主要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妊娠剧吐、先兆流产、卵巢囊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葡萄胎、恶性肿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等方面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分析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妇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手术治疗患者术前术后的基本护理如:健康指导、定时提醒患者进行复查、康复治疗、统计满意度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1)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护士应主动热情,主动接待患者,安排住院,并予以适合的称呼,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2)接受治疗前,积极为患者安排病房、送患者进入病房,为患者简单介绍周围环境,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护士应勤打扫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温馨,帮助患者收拾日用品和陪患者聊聊天,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等。根据医嘱,由护士安排药物或理疗,同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检查项目,治疗目的和方法等,有利于患者放松心情,缓解气氛。以上准备妥当后,由专门护士带患者到治疗室内适应环境,同时向患者讲述简单的手术过程和是否有疼痛或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根据患者听后的表现,适当的调整患者的心情,增强患者的对治愈的信心,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3)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最需要家人的呵护,得到家人的关心,所以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并用关切的话,询问是否存在不适等。如果患者情绪变化明显,应转移话题,缓和气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可以请家属陪同,增强患者的安全感。(4)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及时赞美患者,并称其家庭的和睦美满的话语给予患者正能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更好地完成治疗,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和治疗效果。(5)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在护理的细节上可有所不同,多样化,对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患者的病情的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3]。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出院前,由专门护士负责指导患者填写Likert量表(不记名),由患者对护士的护理进行满意度评价。该量表将满意度分为5个等级,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对应5、4、3、2、1分值,最后计算总满意度值,得到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统计得到的数据,汇总记录于总表中,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3讨论

妇科疾病对女性来说往往会涉及很多隐私,对患者来说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年龄、病情及心理特征等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动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妇科女性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相对较差,面对疾病及其问题容易产生较大的不利于病情的心理反应[2]。通过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可降低患者的抵触心理,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满意度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34.4%,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从这里可以充分证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疗效,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提高治疗疗效,改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之,妇科常规护理联合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情感交流,增加了她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疗效。在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桂彩.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切除术后拔管指征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44):118.

[2]李彤来.妇科患者术前心理与访视探讨[J].江苏医药,2008,34(10):1074.

[3]余力亚.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7):

上一篇:归脾汤加味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下一篇: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22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