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辅导员人格特质的蓄养和提高

时间:2022-08-05 01:58:14

浅谈大学辅导员人格特质的蓄养和提高

[摘 要]辅导员岗位是我国高等学校师资力量组成的一部分,这一岗位群体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辅导员自身的修养与品质对于当前大学生人格完善、性格心态养成以及未来步入社会大环境的自身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因此运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具有非凡的人格行为魅力并充分融入高校辅导员这种职业,把大学生从性格情商方面培养完善,这应属于大学教育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 高校教育;人格特质魅力;蓄养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089-1

辅导员是与高校大学生们交流最频繁,衔接面最广泛,沟通最距离最近的教育者。正如国际知名的一位教育学家库升施琪所说:“教育者的人格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是促进被教育者品质与思想完善的必要条件”。

一、辅导员的人格特质魅力针对高校学生工作呈现的重要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格其实为人的举止方式和从外在表现状态反映出内心活动表象的一种状态,是人心态思想表象形成的搭垒。它反映于人的某种外在表象之时,此种外在表象就会衬托出此人全部的内在心态特征。在高校工作中,辅导员的职能跟其他教育职能有所不同,致使辅导员所自我表现出的人格魅力也成为其工作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和也可以说是一种教育资源,高校辅导员自身人格魅力的形成主要是在高校教育工作过程中具体表象为一种状态。

辅导员职能行使阶段主要映衬在学生思想心态良好发展工作、学生学习任务阶段的完成、符合社会趋势层面的引导工作和在校行为日常养成工作,让学生少走弯路、做好学生人生旅行中求学阶段的导游和好老师、推心置腹的好朋友,辅导员职业技能层面所体现的人格魅力正比于工作所产生的业绩,由此推出一个结论就是高等学府管理层对辅导员职业层面高质量的人格魅力养成与否,与高校最后所产生的成功教育结论息息相关。

二、大学辅导员人格特质的养成法则

(一)优秀的自我品德观可以作为辅导员人格养成的基本要素作为受教育方思想行为的指引着,辅导员将与受教育者在日常行为充分频繁的接触,其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辅导员平日的行为行对自己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如果想要胜任这项工作,就必须先要对自己要求严格,要做到言行一致,不可里表不一,更不可能为了简单的处理问题说不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育者的为人师表,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贴切直接的施教。道德修为准则高层次、心态活动表象高端、认知内涵有飞跃、言词品行正义的高素质辅导员,可促使带动受教育者内心的归属性,此过程可渐进为形成学生正确人生导向的标杆。

辅导员这种具备特殊的职业智能的教育群体必须有正确的导向性、社会敏感性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鉴别能力,做人要正直、正派,用良好阳光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并在不断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收放自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自身的的高尚修为和道德观来引导学生,要自己首先做到自强不息,不随波逐流,不媚俗。加强自身道德修为,是辅导员人格品质魅力的养成的最首要条件。

(二)自我知识完善和积极实践为辅导员魅力养成之基础

面对变幻莫测和高强度的工作现状,就要不间断的学习,跟进步伐,用知识和工作中的实战经验强化自身、更新自己,让自己更加完善。除此之外,还要多领域多层次发展专项技能,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应用型进程融合,结束枯燥乏味的工作状态。同时,辅导员作为高等学府教育者群体中职能综合组成的一个层面,让自己充分可以操作各学科类别领域相应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和尊重,同时还可以在行使职能过程中与受教育者充分融入并得到认可从而产生非凡的人格魅力,真正使指导的学生受益。

(三)辅导员对学生的真诚为其人格特质素养的灵魂。

在平日里枯燥繁重的职能行使过程中仍然全心对学生表现出关爱的举动。想要形成辅导员标杆式人格魅力,那就需要超凡的毅力和关切与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学生的才华、爱好、技能、内心认识和性格优劣做一个充分的了解,辅导员人格魅力的阳光才能投射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知识层面丰富,多才多艺和非凡风度为辅导员综合魅力表现

重视艺术才能修养,具有博学多才的真实内在,非凡的仪表风度。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开阔自己的眼界,通过多层面多领域的艺术养成来提升自己的境界,是促成一位具有向心力潜能的优异教育者的重要所在。在工作生活中,辅导员非凡的外在气场、顺应潮流且不夸张的审美观念与穿着、正派的为人处事风格、不娇柔造作的表象、能够融入大众群体的性格都会对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不可忽视的理念转变和带动。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学生教育的开展。

综上所述,辅导员必须要以人为本,做好学生正确的导向标。通过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这一学习过程,人格的特质和魅力就成为无懈可击的领航力,作为一名高等学府教育者,学生社会职业认知的引导者,这就需要辅导员要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来对待其这一职能行使过程,充满爱心、真诚真意从事这项教育工作,从各领域层面完善自身特质蓄养,从而迸发出一种正确的风向标是的引导力和凝聚力,才能对大学生人格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Storm Paula,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d the Workplace, MLA Forum, 2006

[2]徐丽,王楠楠.阳光心态研究[J].中国青年成长研究,2009,(11).

作者简介:赵健(1977-),男,山东泰安人,潍坊科技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讲师。

上一篇: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护理干预研究 下一篇:浅议国企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