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

时间:2022-09-03 04:09:12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评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骨科室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为6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g用时时间,评价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指标、术后根骨复位情况、愈合时间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时间(46.9±3.3)min短于参照组(90.7±5.2)min,其术后疼痛VAS评分(2.8±0.6)分、解剖复位优良率(98.3%)、骨折愈合时间(63.2±4.1)d以及功能恢复情况(96.7%)均优于参照组患者[(2.0±0.2)分、88.3%、(94.5±3.7)d、85.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跟骨骨折;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b)-00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cases in each,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percutaneous prying reset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operation ti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postoperative pains VAS score index, postoperative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reset, healing time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46.9±3.3)min vs(90.7±5.2)min], and the postoperative VAS score, anatomy and reset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function recovery situatio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8±0.6)points, 98.3%, (63.2±4.1)d, 96.7% vs (2.0±0.2)points, 88.3%, (94.5±3.7)d, 85.0%],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Locking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Analysis of effect

由于人体跟骨位置的形态极为特殊,且跟骨构造极为繁琐,因此一旦受到外力的重创,就会使跟骨本身的内部构造出现变形,出现压缩性骨折,因此跟骨骨折病症的发生不仅仅会造成跟距关节面位置的陷落,还会导致距下合并其他骨折病症的出现,且足部皮肤坏死的情况也常有发生[1]。在常规临床对跟骨骨折病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应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救治,然而术后所产生的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文将主要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为基础,探究将其应用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跟骨骨折病症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骨科室收治跟骨骨折患者120例,依据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n=60)和参照组(n=60),其中研究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9岁,中位年龄(45.2±1.3)岁,其中受伤原因:28例位车祸伤、23例位高空坠落伤、其他9例,依据Sanders分型,其中III型骨折患者50例,IV型骨折患者10例;在参照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45.3±1.4)岁,其中受伤原因:29例位车祸伤、24例位高空坠落伤、其他7例,依据Sanders分型,其中III型骨折患者45例,IV型骨折患者15例。该研究分组的相关流程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两组数据的基本资料如年龄、骨折分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采取硬膜外联合麻醉形式,行平卧位,应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处理,并行消毒铺巾,在跟骨外侧做出切口,形状为L形,采用逐层切开的方法,将组织分离,并对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神经(small saphenous vein)、腓骨L短肌腱进行保护,将骨折面充分暴露。

应用克氏针将距骨、外踝、骰骨打入,对足背皮肤进行保护处理,并将手术视野完整暴露。对软组织和骨碎片进行相应的清理,将跟骨解剖的完整结构以及跟骨和周围组织的解剖位置进行恢复。如果出现了骨缺损的情况,则进行植骨处理,植骨材料首先经由家属或者患者同意,选取自体材料或生物骨材料,强化机械支撑的力度,对跟骨解剖十分有利。再次行克氏针对复位的位置进行固定,应用C臂机透视进行确认,以此选取最为适合的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处理。将克氏针拔出。将引流管放置。采取逐层缝合的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麻醉方式和研究组相同,患者行屈髋屈膝位,在C臂机下,对跟骨前部进行挤压牵引,将Bohler角进行恢复,对跟骨两侧进行挤压,将跟骨增宽,在塌陷的关节面位置打入克氏针,最后应用石膏进行固定处理。

30例患者手术完成后,进行同样的术后处理,两组患者行同剂量以及同厂家的抗生素治疗,并进行活血化瘀消肿,依据伤口恢复的程度对患者行相应的锻炼康复指导。以此将患者踝关节的活动角度之间恢复,并在适当情况下进行负重训练。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皮瓣坏死发生率进行统计,给予合适的方法救治。

1.3 病症观察标准和疗效判定准则

对患者手术疼痛的指数均行VAS评分测定,最低分位0分,表示不痛,最高分位10分,表示非常疼痛。跟骨骨折结果恢复情况依据Maryland评分测定,对术后X线的Bohler角进行测量,对优良率进行统计和记录。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测定,如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稍有不适或者为轻度不舒服,则判定位优良,判定为差的患者行走过程中不适感极强。

1.4 统计方法

临床数据均行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解剖复位优良率的比较中,研究组患者术后优良59例,差1例,解剖复位优良率为98.3%;参照组患者术后优良53例,差7例,解剖复位优良率为88.3%,两组患者解剖复位优良率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比,其中研究组患者总优良例数为58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7%,参照组患者总优良例数位5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 1,P=0.026 7)。在对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等比较的具体统计,详情可见表2。

3 讨论

跟骨本身的形体为一种不规则的矩形,其负重点在下肢力线的外侧位置[2]。因跟骨骨折一般多是由于其轴向负荷过重所导致,且受力力量来自于剪切力和压缩力,这两种受力的相互结合导致骨折产生,且骨折类型不一。但多处于跟骨关节内部,且一般在外侧方移位更加显著[3]。在常规对SandersII~IV型患者治疗时,多应用普通钢板进行固定处理,但是钢板本身往往在骨头和钢板之间来回摩擦,以此增强其钢板稳定性,但是在来回摩擦的过程中,极易导致出现钢板松动、骨折端移位以及内固定失败的情况发生[4],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在术后常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其生活质量。在该文中,应用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为在骨折的位置形成了锁定支架桥的机制,从而对跟骰关节面、距下关节复位进行纠正以及支撑[5]。应用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以下优势:能够依据跟骨的解剖特征,进行任何的裁切和塑形,并紧紧附于跟骨处,不会对骨折周围的软组织造成过度的伤害,且手术完成后皮缘坏死的几率呈现为大幅度降低的趋势,经过内固定处理能够对复位完成后的跟骨形态进行有利的支撑,且对于复杂性的粉碎骨折患者也具有极为显著的作用[6]。

进行跟骨手术的目的即是为了对跟骨关节面进行整复,以此将跟骨体的长度进行恢复,并对Bhlers角和Gissane角进行固定。但是如上述未经过有效处理,或者处理较差则会导致骨折畸形,从而在愈合完成后出现创伤性的关节炎。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先进行大体上的修复处理,进行跟骨体增宽时,首先应行麻醉处理,并对跟骨进行挤压,手术过程中应用骨圆针从结节处向后下侧对Bhlers角挤压恢复,并逐一对整复大骨折块和距下关节进行处理。另外从外侧向内侧钻进螺钉,这一过程应十分仔细,因内侧血管以及肌腱紧紧贴于内侧皮质,因此螺钉锁定时间不应该太长。

另外当患者跟骨骨折愈合完成后,即便对整复关节面进行了解剖,但是关节炎病症依旧有可能发生,但是对于跟垫性的疼痛是否由于跟垫损伤所导致,目前仍未有十分准确的结论。所以,对这一病症的研究尚需要进一步的开展。

该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解剖复位优良率为98.3%,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由于该研究数据以及研究时段具有局限性,因此更多研究结果更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但是此种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晓光,李金亮,曹奇勇,等.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对比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758-760.

[2] 毛国庆,孙玉明,杨挺,等.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6例[J].中医正骨,2013,25(10):65-66,69.

[3] 张世虎,李东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7):1313-1314.

[4] 李维新,袁斌云.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钢板内固定的有限元分析[J].中医正骨,2013,25(4):10-11,14.

[5] 陈诗强,熊文华,张光明,等.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1):80-83.

[6] 董鑫华,孙晓,柴君雷,等.经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中医正骨,2014(11):42-44.

[7] 罗伟国.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1):671-674.

[8] 王东伟.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7):67-68.

(收稿日期:2017-02-06)

上一篇:囊性肾细胞癌的CT影像 下一篇: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功能及其保障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