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

时间:2022-08-04 10:10:11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44-02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已经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治区全面实行新课改已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我深刻的感受到实施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困难。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为了真正能够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下面浅谈我对新课改的认识与体会。

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下,要求从理念、内容、实施等都有较大的变化,往往向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消除多年来数学教育的消极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也要有所改变.

为了达到适用新课改的需要,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当然,这里的放手决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多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地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自主学习添活力。

1.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数学问题设置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贯彻数学思想. 数学教育提倡情境中能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先自己去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2.准确定位新增加的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样对于这些新增内容,不少教师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是新增内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路;另一方面是对新增内容的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

3.展开争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的有趣”,这样才能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还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这一观点对新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学生的求知情趣是新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情绪氛围,推行新课程教学是不断拓宽学生的思想领域,必须以更为宽松的情感区间为心理条件。我们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情绪方面,不能墨守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塑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抓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这无疑能收到较佳效果。而学生对通过争论得到的结论会记忆犹新,认识到错误的和正确的。

《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往往需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并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当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对于现行的新教材很好地执行了这一理念,因为每册书都设立了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应重视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往往只利用好这几个研究性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应从教材的例习题和平时的练习题中,合理选材、组材,编制研究性学习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能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去发现、探索、提炼、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品质。

在新课程标准下关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地不断参与,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已经成为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过程,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为了能够新课程想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是极为重要:

1 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坚持自学不懈的精神,不断提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学会上网学习,学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教学工具来体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 认真学习、研究教学大纲和新教材,领会大纲,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材内容、编写特点,要求及教学方向,有效、合理、创造性的指导新教材的教学,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的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

3 在教学中,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做到用学生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视学生,多赏识学生,达到班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而不是统治者、长官。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4)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与时俱进, 必须要不断更新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修养,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新思路,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行动起来,都应关注,都应思考,都应探索,都应付出。为了课程改革的成功,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新课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直面新课程,为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一篇:关于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情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