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起来

时间:2022-08-04 08:55:34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起来

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核心理念乃是课程和生活的有机融合,只有通过和生活的结合,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对生活的认知、感悟和体验,继而对课程本身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

关键词:生活化 经验 行为 升华 回归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我来做个小导游》中,让学生当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而当导游,则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促使学生品德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好导游,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爱家乡的实效。通过这种情境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积极参与,课堂自然是活力无限。

2.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是人们从事某一件事情时重要的推动力,通过成功,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心,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面对下一步的工作。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制造一些机会,让学生收获这种体验,并使之成为后续学习的源动力。具体来说,一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苦难后,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解决,而是鼓励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收获最真实的成功体验;二是要始终秉承一种欣赏和鼓励的态度,每当学生有所进步时,都应该予以及时的表扬和支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悦和快乐的事情,学习兴趣自然得到了激发。例如,教《了不起,家乡人》这一课时,我觉得三年级的孩子,对家乡的名人了解很少。因此,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身边教学资源,拉近学生与名人的距离,去感受家乡名人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从而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于是,我设计了一个采访活动,让他们去采访自己学校的校长。(我们学校的朱校长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先后获得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长三角地区”教科研标兵、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采访校长,学生感到有困难,不知道该怎样采访,我就和他们一起制定采访计划,设计采访内容。学生按计划对校长进行了采访,并且很成功。采访后,学生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们原来觉得校长高高在上,很威严,开始还不敢去。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才知道,原来校长是这样的平易近人,对我们这么好,这么配合,我们真开心!”从中,我感受到了学生那成功的快乐。我也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了表扬,他们的心情更好了,品德课的学习更加认真,参与更加积极了。

二.指导学生发现和体验生活,让课堂活起来

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先在课前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工作几小时,干了多少事,工作压力大不大。当上这一课时,学生都抢着说,自己的父母很辛苦,一天干了那么多的活,晚上还要辅导自己功课,有时还要送自己到特长班去学习。有的还说,以后要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在课前学生有了发现和体验,课堂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争着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引导学生走进和热爱生活,让课堂活起来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全面建小康》这一课时,我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让学生展示他们了解的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来描绘家乡的新变化!学生从吃、穿、住、用、行这些方面来介绍。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是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上一篇:河南艺术品市场可持续发展探索 下一篇:刍议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