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时间:2022-08-04 02:23:43

浅谈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顺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下面笔者浅谈一下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一、兴趣性与探究性的结合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在对物理现象具有很大的好奇心,才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所以,在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从而带动整个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能量转化”时,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5月2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级残骸落到湖南绥宁县砸坏了民宅.这引起了某校科技小组的关注:竖直下落的物体与地面碰撞时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同学猜想与物体的质量、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1)你猜想还与有关.

(2)该同学为验证他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水平地面上平铺一些报纸:将涂满红色颜料的同一篮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篮球会在报纸上留下大小不同的圆形红色印迹;通过比较印迹的大小,即可比较篮球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该方案所用到的实验方法有.

分析:(1)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我们猜想竖直下落的物体与地面碰撞时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与物体落地时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2)在该实验中,我们选用同一篮球,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其质量相等,故能判断该操作的目的和方法;同时由于篮球与地面间作用力的大小不好比较,于是我们通过比较印迹的大小即可比较篮球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故能判断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

通过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案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物理学中常用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结合

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利用其主导作用,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1.

(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研究表明,当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3)设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

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

分析:(1)此实验把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2)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同一小车保证了质量相同,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说明木块的动能越大,从而得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3)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果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则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就没有改变.

三、目标性与评价性的结合

在合作探究模式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对探究方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研究“单摆”实验时,教师可以给出如图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发现摆球每次往返于A、B之间的时间几乎相同.经过一番思考,猜想这一时间可能与细线的长度、摆动幅度、小球质量等因素有关.

请你从猜想中选择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按下表中的要求填写好表格.

有如下器材供你选用:细线两根、便于悬挂的小球三只(质量m1=m2≠m3)、秒表、铁架台、试管夹、金属杆等.

所选择的因素

所选用的器材

主要探究过程

分析:若想研究摆动时间与小球质量的关系,需选择器材有:一根细线、便于悬挂的小球三只(质量m1=m2≠m3)、秒表、铁架台.

实验大体过程是:用一个小球,在摆动幅度一定时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次数和所用的时间;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用质量不同的小球,重复实验;然后整理数据分析归纳出结论.

同理,若研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的关系,需选用的器材是:两根细线、一个小球、秒表、铁架台.

实验过程是:用同一小球,再保持摆动幅度不变的条件下,比较摆长不同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对摆动时间与摆长的关系进行探讨,增强学生利用控制变量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之后,还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的评价和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进而达到合作探究的教学目的.

总之,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的需要,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推进物理课程的改革,达到教学的根本目标.

上一篇:物理教学方式创新的思考 下一篇:例谈数学教学“问”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