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8-04 02:09:13

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随着高校思想模式的有效拓展和更新,思政学科在教育行业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地位。由于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导致思政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倦怠的负面状态,阻碍了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水平的发展。因此,要对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制定出合理的解决策略,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本文对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倦怠原因进行了合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一、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辅导员的负面情绪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没有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进行配合交流,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程失去了兴趣,辅导员职业倦怠思想情绪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倦怠的负面情趣让辅导员压力倍增,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影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脾气会越来越暴躁,逐渐对这份工作失去自信,影响了高校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受学校规章制度的制约

思政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辅导监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他们学习要点知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力。辅导员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学校下达的各项要求,但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就会给辅导员带来一定的教学压力,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思想,与学校的教学目标产生了严重都分歧,辅导员很难掌握整个教学流程,容易引发倦怠的负面情绪。

(二)期望值不断扩大

高校思想政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理论真理c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学生期望值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辅导员却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解题方案得不到统一,因而矛盾越积越多,会降低辅导员教学的自信心,从而产生了倦怠情绪。

(三)职业价值思想观念不够稳定

当前教学机构的竞争力逐渐扩大,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是在思政教育方面过于注重实际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实际性操作,辅导员们的职业价值思想观念不够稳定,容量变的倦怠消极。当前的高校辅导员们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教育部门认可,一个辅导员管理学生相对较多,学生的之间的性格差异比较大,导致他们教学的精力往往近于疲乏。而学生们对问题大都有自己的看法,往往追求个性,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通常采取不理会政策。

三、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

(一)合理规划思政辅导员的课程目标

学生可以通过分数来了解自己的价值,如果学校给辅导员下达合理的任务指标,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辅导员对于教学工作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高校在嘉奖与评定职称问题上要适当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策略,尽量略过一些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的问题,从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职业操守等这些方面去考量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这样不仅可以让辅导员们找回信心,也会因此提高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二)对辅导员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辅导员们在缺少有力的支撑点时,往往会产生不良情绪,并丧失信心。高校可以组织相对应的活动,例如开展演讲,为辅导员争取更多进修机会,改善工资等。通过言语与实际行动来激励辅导员们,减少他们的压力,通过亲身示范,来达到一个模范作用,起一个好的带头作用,对于辅导员们来说,这无疑是从客观上反映出对他们的重视感,因而也会让辅导员们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处理好学生及学校的关系。

(三)拓展各种教学活动

组织辅导员们参加各类活动,比如定期的职业培训,专家讲座,例行参观等活动,让辅导员们在增长经历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工作业绩。开展高校间关于各类学术研究以及探讨会可以让辅导员群体增长他们的业务知识,利于更好地教学。通过各类高校的进修机会,来让辅导员群体得到更好的素质培养,给辅导员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保证学生受教的多样性,促进学校任务更好的完成。

四、结束语

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倦怠情绪在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和高校必须想出良好的解决方法,将辅导员们的倦怠情绪变为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们接受教育,因而社会和高校以及辅导员们自己都要做出相应的努力,以此来推动更好地教学。

参考文献:

[1]熊清清,张超.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2016(08):103-105.

[2]程丽娟.高校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展望,2016(16):328.

[3]李艳梅,苏志.对课程化模式下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的研究[J].学周刊,2016(14):188-189.

[4]陈薇薇,陈永华.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6(01):149-150.

[5]周红霞.论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中的职业提升与转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06):34-36+64.

上一篇: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助力十堰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下一篇:高中女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