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分析及矫正

时间:2022-08-04 01:35:11

新课程理念下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分析及矫正

“学困生”是近年来日益受到教育者关注的群体,他们一般无智力问题,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主要是心理上的障碍导致其学习上的困难。我就他们的心理成因进行了一些梳理,结合新课程理念落实,有意识地践行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一、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分析

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一般有一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对青少年的思想、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在家里,学生父母的自身素质、不良兴趣,特别是家庭的破裂,直接发生在学生的生活中,这一切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最大。

二是学校因素。在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是学困生群集密度较高的一所长期弱势发展的学校,教师长期面对学困生的教学现实,失去了教育中应有的激情与动力,学生“学业差”“素质差”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学生观直接导致教师的教育缺乏更深的爱,教育策略僵硬,教学方式单一,强压、强灌的教育思想贯彻教育的始终,难免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特别是一切以升学为中心的学校。都会形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三是社会因素。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要远比教师、家庭等因素大得多,复杂得多,逐利的思想、治安的恶化等都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干扰到学校的学生,尤其是现在许多学生丧志,上网成瘾,打PSP成瘾,玩手机成瘾,一些自制力差或被环境影响走上歧途的学生也会加入学困生群体。

二、学困生心理障碍的矫正

(一)坚持教育的多样化――落实新课程理念

应试教育下,似乎理所当然地把教育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联系在一起。在一所普通的学校,来自各种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各有各的兴趣爱好,有的学习顶尖,有的成绩不好,甚至连行为习惯也有问题。但是无论是哪类学生。都应该给予其机会来改正错误,增加学识。新课程理念强调。选择性为学生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了空间。教师教学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梳理知识的习惯,依靠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而获得部分知识和初步能力。保证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完善自己。可见,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使学困生逐步热爱学习、会学习。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心+平等

学困生学习成绩差,逆反心理强,为此,教师要改变自身的形象,形成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多给他们安慰与关怀,鼓励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感到集体和老师的真诚与关心。尊重学困生,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心理学家认为,尽管人的需要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呈现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些学困生自尊心特别强,对于表扬总是能够接受,而对于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总是充满抵触的心理。因此,教师对学困生应多了解其个性,平等对待。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化解他们内心的坚冰。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坚持潜能观、发展观等原则――耐心+鼓励

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学困生的反复是令教师最头痛的事,也是教师放弃他们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常常成为学生和教师冲突的一个导火索。对于缺乏意志的学生,失败时,教师的教育应该坚持以上原则,鼓励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根源。除此之外。也可以送上名言警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德育教学内容,以身边意志坚定的同学鼓励他们,以伟人的故事激励他们。培养了学困生的意志,对于他们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帮助他们在同学中树立好的形象,增添了他们的自信。

(四)培植积极的上进意识――激励+赞赏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际上是因为期待产生一种可能实现的强烈信心,令你关注的对方会应答甚至实现你的期望,说白了,这一效应引用到教育中,就是强调教师的期望可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学困生因为老师没给他们多少关注、鼓励与希望,造成他们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越学越没劲,所以成绩也不会有所提高。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只要把他们与优秀生一视同仁,多给他们一些期待与信心,使学困生感觉到老师希望自己达到老师心目中的期望水平,如果是这样,那学困生学习便会更加努力。

(五)引导集体舆论――集体关注

有时候对于某个学困生长期无微不至或苦口婆心地帮助后却收效甚微,我们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或无计可施。实际上,这时候我们不妨借助健康的集体舆论帮助其转化。试着把老师对某一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在集体的关注下,学生获得的进步要远远大得多。

这只是我的一些肤浅的体会和思考,在同仁面前。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上一篇:年岁是一声悠长叹息 下一篇:最后一只花鸟找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