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深层化

时间:2022-08-04 11:29:56

论资源深层化

摘要:不同的人类文明时代开发和使用的主导资源是不同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出由浅入深不断推进的历史线索。面对工业资源危机,人类必须开拓出比天然矿物资源更深层次的新资源,这就是与新工业时代相对应的主导资源――元素物质。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资源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积极推进资源深层化战略,大力建设“资源深层型社会”。

关键词:资源发展观;主导资源;资源深层化

中图分类号:X24;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5-0003-05

作者简介:韩民青(1952- ),男,山东青岛人,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新工业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当前,资源短缺以及资源利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顺利发展,在中国尤其是这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显然,资源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得到平稳、持续发展。在笔者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树立科学的资源发展观开始。

一、树立科学的资源发展观

研究和制定资源发展战略,必须对资源的历史发展规律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亦即必须有科学的资源发展观作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对当代资源问题的实质和全球资源发展的大趋势有一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从而提出能真正支撑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的资源发展观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的作用、资源的形态、社会生产生活的主导资源、资源演进的历史和规律等有关资源的根本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思考分析当代资源问题而形成的基本认识。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资源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通常人们所说的“资源短缺”、“资源枯竭”,实际上指的都是特定形态的自然资源,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因为,后者是不会发生“短缺”和“枯竭”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论在形态上还是在数量上也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是一个历史范畴,由此才引出资源形态、资源发展和资源规律等一系列资源理论范畴。对人类物质生产而言,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能源和原材料,资源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也主要体现在能源和原材料的不断演进上。

第二,不同的人类文明时期具有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开发和使用的主要资源也不同,这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不同的主导资源形态。在原始社会,社会的主导能源是人的体能,主要的劳动对象是野生的动植物。这时,野生动植物是人类采猎生产的主要资源,土地和矿产尚未进入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还不是人类生产的资源。到了农业社会,社会的主导能源是生物能源,包括畜力和薪柴,土地、草原成了人类农牧生产的主要资源。在工业社会,社会的主导能源是矿物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各种矿物质成为人类生产的主要资源,采掘、冶炼、加工、制造是主要的工业生产方式,这些生产活动一点也离不开大自然提供的各种矿物质。而在地球上,无论哪种矿物质资源的拥有量都是有限的,所以,随着特定形态生产活动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特定资源便会逐步走向短缺;随着生产力的质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新的变革,又必然会开发出与之相对应的新的资源形态。例如,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气候的变迁,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发生短缺,于是,人类通过把采猎生产转变为农牧生产,从而把土地和草原开辟成新的生产资源,把采猎野生动植物变成了人工种植和养殖动植物,促使人类生产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所以,资源短缺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一定时期发生短缺的总是特定形态的资源而并非所有资源。

第三,不同人类文明时期的主导资源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联系,它们遵循自然物质形态的结构而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在历史的维度上构成物质生产方式和资源演进的递进线索。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构成了大自然的最高物质层次,人类及其文明又进一步建立在生命物质、化学物质、物理物质这三个由高到低或由浅入深的自然物质层次上。人类生产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由浅入深地循着这三个自然物质层次而不断推进的。简单地说就是:采猎时代――主导资源是天然生物,主导能源是人的体能;农业时代――主导资源是土地和草原,主导能源是薪柴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工业时代――主导资源是天然化学物质即各种矿产,主导能源也是各种天然化学能源即矿物能源;显然,在未来的人类新文明即新工业时代――主导资源应是元素物质,主导能源应是太阳能、核能等各种物理能源。

第四,资源演进的历史线索,揭示了工业化生产的历史局限及其危机。在能源上,工业化生产离不开化学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原材料上,工业化生产离不开各种矿物质。地球上的天然化学资源虽然是丰富的,但终究是有限的。当工业化生产高度发达之后,天然化学资源必然会出现短缺乃至枯竭,工业化生产必定会出现危机,这是工业化生产的最大历史局限。此外,伴随工业化生产,必然会出现大量化学性质的废弃物质,这又必然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这是工业化生产不可克服的又一局限。工业化生产的这两大历史局限,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面临的这些矛盾和困境,在经历了20世纪的飞速发展后已经暴露无遗。

第五,当前,资源深层化已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面对工业化生产的危机,一场新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兴起,它必然导致新的工业革命。新工业化作为比工业化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其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深层化”。新工业化是更深层次的物质生产力,不论是其原材料还是其主导能源,都比工业化生产处于更深层次。这种更深层次的能源和原材料(包括深层循环利用),使它的资源范围比工业化大大地扩展开来,地球上的所有物质乃至太空中的物质都可以成为新工业化生产的资源。因此,新工业化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的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发展阶段。

二、资源深层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面对工业化资源危机,出路在哪里?资源演进的规律告诉我们,发生危机的资源只是特定形态的社会主导资源,而决不是所有形态的资源。人类可以也必须开发和利用更深层次的新资源,并使之逐步上升为新的主导资源。具体地说,就是要开拓出比天然矿物资源更深层次的新资源、新能源,从而最终走出工业化生产的困境,这是当代资源开发的新趋势和根本方向。

事实表明,深层开发新资源能彻底解决当前的资源危机。第一,资源深层化能彻底解决原材料短缺问题。我们看到,原材料之所以发生短缺,根本原因在于采掘、冶炼、加工、制造的工业化生产只是把天然的矿物质作为原材料,经过生产和消费之后,矿物质被转化成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质,而大自然生产矿物质的速度又远远赶不上人类开发使用的速度,于是,矿物质原材料的短缺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物质元素深层次看,被消耗的矿物质并没有消失而只是被分解、转化;如能从元素层次进行人工生产和利用,那么,物质资源就不会出现短缺。物质资源深层化还能极大地拓宽原材料范围,把原本不属于原材料的物质纳入新的原材料范围,从而彻底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第二,资源深层化能彻底解决污染问题。短缺的本质是有用的物质少了,污染的本质是没有用的物质多了并给环境造成了危害。但从物质深层看,这些多余的物质完全可以纳入资源范围并投入再生产。循环利用和再资源化的本质,就是从更深层次把废弃物质纳入物质再生产。所以,在资源深层化的生产中没有无用的物质,也就不会再有污染物质的存在。第三,资源深层化也彻底解决了能源匮乏问题。目前,发生匮乏的是矿物能源。比矿物能源处于更深层次的是物理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太空能源,它们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也是干净无污染的。

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分析一下资源节约的问题。节约的本质有两方面:其一,节约倡导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而不是不顾经济发展去限制资源消耗总量。所以,节约对缓解资源短缺虽有一定作用,但不可能彻底解决资源匮乏问题,不可能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节约的范围主要限于当前的主导资源而不是所有资源,深层开发新资源不属于节约的范畴。从长远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依赖“开源”而非“节流”。所以,旧资源的节约属于浅层次的生产方式,新资源的开发则属于更深层次的生产方式,也是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我们要发挥节约的作用,但节约的空间是有限的,更加值得重视的是深层新资源的开发。从长远看,我们更应该提倡建设“资源深层型社会”。

推进资源深层化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一是大力推进能源深层化。矿物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依靠能源深层开发来彻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比化学(矿物)能源更深层次的新能源是什么?就是物理能源。所以,物理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向主导能源的转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一次能源的物理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风能本质上是太阳能,而太阳能本质上是核能,水能则是引力能,所以,这些能源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起因于原子核及更深层次的物质运动,是处于比原子、分子所具有的化学能源更深层次的物理能源。物理能源具有许多优点。其一,物理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能源几乎是无限的,这是化学能源所根本无法比拟的。其二,物理能源也是清洁能源,只要使用得当就不会形成环境污染,这又是化学能源所根本无法比拟的。其三,物理能源的使用具有无可限量的前途,它的使用范围和方式都是化学能源所无法企及的,最终必将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质的飞跃。主导能源从化学能源转变为物理能源,这是一场新能源革命,是当代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大力推进原材料深层化。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的前提和开端是天然矿物材料;而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由于生产的链条向前推进,生产的前提和开端表现为从矿物质向元素物质的深化,主要是原子、小分子层次的物质。新工业化生产材料有两个或多个层次。其原始层次是初级材料,它是元素化材料,不再是现成可用的宏观矿物质。元素化的初级材料大多不能直接进入产品制造尤其是宏观制造,还必须经历一个或多个次级材料的制备环节,才能形成直接生产材料。直接生产材料是多级合成的人工新材料。初级材料的元素化、次级或直接材料的人工化,说明原材料深层化本质上是人工创造和利用物质的生产。它具有许多新特点:第一,微观化。工业化生产从宏观矿物质开始,而新工业化生产从微观的原子、小分子层次开始,材料的物质层次更加深化。第二,广泛化。既然能从微观层次上成为材料,那么,我们能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物质都可以成为生产材料,包括那些原先造成污染的各种废弃物质和通常人们认为无用的物质。第三,循环化和生态化。真正的物质循环化只能从物质的微观深层次开始,否则就不能实现物质的完全资源化。所以,材料的微观化、深层化保证了材料的充分循环利用,从而成为可循环化的材料、不再污染环境的生态化材料。第四,太空化。微观化深层化的原子、小分子是从物质个体形态上讲的,从对应的群体形态上讲就是太空物质。人类面对的资源决不仅仅是地球,人类必然要走向太空开发,将太空物质广泛纳入人类的实践范围。第五,创新化。在原始材料创新上,表现为不断地把各种物质元素纳入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直接生产材料创新上,则要不断发明创造出新的人工材料。

三是大力推进水资源深层化。水的传统来源主要有三个,即:收集地表水、采挖地下水和从外地水源调水。这三种水的来源都是天然存在的,对人而言都是从自然界现成取来加以利用的。但新工业化生产是深层次的人工化学生产,它将利用人工手段去开拓和创造新的人工资源和材料,所以,淡水资源也就不再局限于现成的天然淡水资源,而是拓展到人工创造淡水资源。“人工造水”并不是用氢和氧来合成水,而是把其他资源加工成可使用的淡水,显然,海水淡化应属“人工造(淡)水”的范畴。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海水形态存在,海水淡化可以成为无限的淡水资源。从这个意义讲,海水淡化应是水资源深层开发的一个主要途径。此外,在深层循环生产中,对水的深层循环利用也是必然的。水的深层循环利用不再是简单的污染治理,更不是“达标排放”,而是高循环利用率(使可以回收的废水污水的循环利用率达到几乎百分之百)和高资源率(把废水污水加工生产成新的可以利用的资源)。

三、我国推进资源深层化的主要战略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资源问题已成为日益紧缩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尽快实施资源深层化的宏观发展战略。这个总体战略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战略举措:

第一,材料资源循环利用战略。目前,世界上再生资源的利用发展迅速,再生资源占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正在抑制对一次矿物原料需求的增长。在有些国家,一些金属的回收利用价值已超过这些金属的开采价值。近几年,我国重工业增加值相对提高较快,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增速较大地超过了GDP的增速,这种对原材料的单向开发是根本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必须积极实施循环利用战略。在有限的地球资源范围内,只有凭借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尤其是对资源的深层循环利用,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量。这就需要新材料科技的突破性发展,如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的发展。

第二,深层原材料资源开发战略。新工业化生产将实现原材料资源由天然化学资源向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资源的转换。从这样的微观层次看,世界上没有什么物质不能成为生产的原材料。所以,我们进行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拓出物质资源的新层次,创造出物质生产的新产品。当前,由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微制造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在小分子原子层次上进行加工制作,这不仅打开了物质生产的深层次,也打开了物质资源的深层次。随着微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层次原材料资源的“大门”将被逐步打开。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生产的视角把握微制造技术的作用,还必须从物质资源开发的视角把握微制造技术的作用,在大力推进微制造技术的同时,大力开拓深层物质资源。

第三,人工新材料发展战略。初级材料深层化必然生成多级人工新材料,人们将利用它进一步加工制造出丰富多彩的物质产品。其实,在工业化发展中,人工新材料就已大量涌现,但只有在新工业化时代,人工新材料才能获得飞跃性发展,使各种物质产品的生产直接依赖于对新材料的加工制造,而不再是对天然材料的直接加工,人类也将因此而创造出无数的新物质产品奇迹。现在,新材料的发明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后更是如此。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材料大国,但在新材料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如何赶超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们目前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加大对新材料的科技投入,争取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例如:微电子材料、新型光电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等等。这些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涉及的物质层次日益深化,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力争实现从跟踪发展到自我创新的超越。

第四,大力开发新能源战略。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言,单靠发展传统能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从更深的意义上讲,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具有对旧能源的替代作用,还将开拓出新的支柱产业,带来一系列新的产业革命和生产方式革命。所以,我们必须从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高度去把握新能源发展战略,以使我国在新工业化进程中能够走在世界前列。新能源主要指的是物理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太空能源等。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主导能源由天然化学能源向物理能源的转换。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能源“瓶颈”,并使中国的新工业化进程获得持久、稳定、充足的能源支撑。

第五,水的循环利用战略。目前,我们对水的循环利用是极其有限的,主要是基于治理污染,还不能算是新工业化生产意义上的对水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利用。在我国,推进水资源深层化循环利用的战略应当是:充分认识深层循环式生产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积极建设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把循环生产模式运用于水资源的利用过程,在元素物质的层次建立起水的循环利用体系,不仅实现废水、污水的净化和再利用,还要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元素物质转变成有用产品。为此,就要抓好水的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加大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努力把水的循环利用成本降低;实现水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把被动的污染治理变成主动的新工业化生产;制定切实可行的用水政策,推动水的循环利用,逐步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争取实现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完全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第六,海水淡化及其西调战略。要彻底解决水资源紧缺,最终的办法只有走海水淡化之路。我国实行海水淡化战略的理由和条件是:海水淡化是“人造淡水”,完全符合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是解决人类用水问题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地下取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跨流域调水则随着距离延长而成本变高,且存在着诸多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说,这些措施并没有增加淡水的总量,全国淡水紧缺的问题并没能得到彻底解决。相反,我国属海洋大国,海岸线总长32647公里,海水资源极为丰富,推进海水淡化可以彻底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目前,利用海水淡化来解决水资源问题已成国际共识,无论是中东产油国家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建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在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已有70%的淡水来自海水淡化;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淡水资源,也竞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使全球海水淡化市场的成交额达到数百亿美元。我国是继美、法、日、以色列等国之后研究和发展海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已拥有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如蒸馏法、膜法,有的企业还开发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使水价大大低于自来水成本;沿海地区也已涌现出一批效益较好的海水淡化企业。总之,海水淡化的国内外市场规模巨大,水业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朝阳产业。我国海水淡化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步骤是:充分认识走海水淡化之路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把海水淡化放在21世纪中国水资源战略中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推进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创新,改革工艺,降低成本,制定政策,加大投入,保护和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努力提高淡化水在水市场中的份额。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海水淡化及逐步西调的长远发展规划,努力实现如下各阶段的目标:到2020年,沿海城市要大力开发利用淡化水;到2040年,沿海省份要广泛利用淡化水;到2060年,华北内陆省份要实现对淡化水的广泛利用;到2080年后,淡化水在西北地区达到广泛使用,并最终通过“海水淡化、逐步西调”来改善西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再造西北秀美山川。总之,利用一个世纪的时间,主要通过海水淡化战略的实施来彻底解决中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第七,切实加强资源深层开发战略的保障措施。一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进自主科技创新,努力使我国资源深层开发利用科技居于世界前列;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框架、市场框架和技术框架来促进资源的深层开发利用;三是实施新材料、新能源基地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市场化,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四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包括科技合作、开发合作,尤其要重视太空资源的联合开发利用。

上述举措的全面实施,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的主导资源向深层化发展,从而使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真正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布郎.生态经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4]张立德.第4次浪潮-纳米冲击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5]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获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2-04-23(5).

[6]赵霞.全球能源趋势分析[N].中国环境报,2005-01-04(4).

上一篇: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原因探究及防范 下一篇:论市场经济下的最优道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