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视力调查及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04 08:21:25

高职院校学生视力调查及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职院新生视力情况及其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统计依据。方法:利用医护生必修的生理感官系统实验课的便利,采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调查法测定。结果:职院新生中视力不良的患病率为 41%。结论:视屏时间长,不注意保护眼睛、不注意用眼卫生是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建议学校应加强眼科保健知识的健康咨询教育并联合家庭、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宣传教育,遏制视力不良的进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职生 近视 患病率

国际上规定,对数视力表检查裸眼视力低于5.0,称为“视力障碍”或“视力不良”。目前,视力不良是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疾病。近视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且高度近视也是主要的致盲因素之一。为了解本院学生视力情况,在高中职新生中作了一次视力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以便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延缓和尽可能避免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以期达到早期干预,遏制视力不良的进展。利用实验课的便利,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依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检查视力。裸眼视力≥5.0为正常,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4.8为中度视力不良,重度近视≤4.5。凡双眼视力不平衡者,以视力不良程度高者为准。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2013级医学、护理的大部分学生以及计算机系的一小部分同学进行视力检测,年龄15~23岁。

1.2方法

采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533―89)的5m标准对数视力表,严格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检查视力。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测完视力的学生自行填写并当场回收。其中,接受调查的男生84名,女生582名。问卷内容包括:(1)视屏、看书时间;(2)遗传因素:父母中视力不良情况;(3)相关因素:近视与体育活动的关系、眼部卫生及保健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视力检出状况

在666名学生中,视力不良人数275人,视力不良率为41%。

2.2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与父母视力不良的关系

本次问卷调查中有43名学生的父母患有近视,在这43名学生中,有5名轻度近视,8名中度近视,13名重度近视,共计26名学生近视,近视率达到60%。由此可见,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有一定关系。据资料调查显示,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近视往往是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发病年龄相对较早,且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人群中发生基本相同。父母对子女的视力影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是由于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用眼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2.3近视与视屏、看书时间的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看出职院学生看书时间较少,而视屏时间较长,1小时以内的有39人,只占总人数的6%;2小时以内93人,占总人数的14%;3小时以内163人,占总人数的24%;4小时以内95人,占总人数的14%;5小时以内76人,占总人数的11%; 6小时以上的119人,占总人数的18%,甚至调查的个例中有5人每天达到10小时,2人达到11小时,3人达到12小时的上网时间。视屏时间较长,这可能是导致职院新生在课业负担不重、学习自觉性差的情况下近视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2.4近视与体育活动、眼部保健意识的关系

2.4.1近视与体育活动

调查显示,12.6%的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只有半小时,14.6%的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可以达到1小时。近视组与正常组在体育活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这么认为,体育锻炼与近视没有较大关联。

2.4.2近视与眼部保健意识

调查显示,只有16%的学生眼部保健意识强,每天坚持做眼部保健操或旋转眼球。没有眼部保健意识,这也是导致职院学生在课业负担不重、学习竞争性不强、缺乏自觉学习性的情况下,仍然有41%的视力不良率的发生。

3讨论

青少年视力不良,已不单纯是一个医学问题,随着它的上升趋势,它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我国民族健康素质的影响很大。教育、卫生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视力不良的预防工作,1992年颁布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规划”将视力不良列为需重点防治的学生六大常见病之一。因为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的规律具有渐近、累加、不可逆的特点,学习环境和不良的读写习惯与近视发生有关已不容置疑,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电子产品及相关的电子游戏等产业的发生发展如雷霆破竹,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社会上视力不良的发生率也节节拔高。除此之外,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也众多,包括学习压力、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生长期视近物导致眼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解剖结构改变、个人生活饮食习惯及户外运动较少,等等。视近作业时间过长是影响学生视力发育的一个最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学生在电视机和计算机、手机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上均不断增加,加之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家长缺乏保护意识而没有及时提醒,造成学生视频时间过长,用眼过度,增加了近视发生的危险。从生理病理角度分析,任何造成眼负荷的因素均可对视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保护学生的视力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尽早开展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应成为学校教育卫生工作的迫切任务。我院招收的高职学生录取分数线往往较低从而导致生源较差,学生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课余时间大部分被电脑、手机等占用以致视屏时间较长,导致视力不良的发生率增多。

一般来说,人的行为受其知识支配,健康的知识能影响人的健康信念及其卫生习惯和行为。因此,学校如果经常开展系统的健康授课,对学生进行系列青春期卫生保健教育、心理教育,增强学生健康知识,树立其健康信念态度,形成健康行为,对提升学生自身素质应该起着积极的作用。试想,如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教育效力务需赘言定能发挥最好的效能。综上所述,建议学院在重视学生课业完成的同时,应加大力度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开放院内所有体育设施及场所,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注意眼部保健,以减少视力不良的发生及进展,提高和促进职院学生的眼部健康,力争为社会培养合格健康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3-106.

[2]孙建国,姬英征,靳有文.影响视力因素的调查评分问卷.中国学校体育,1998,(5):57.

[3]殷大奎.学校卫生与防疫管理工作全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59-173.

[4]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S].1992.

[5]吴博威,阎剑群.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3-210.

上一篇:引入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 下一篇: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