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时间:2022-08-04 03:15:45

浅析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摘 要: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除中文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高等院校必须对大学语文定位适当,使得课程的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大学语文的课程现状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最后做好合理的定位举措。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10-01

大学语文应是人文素质教育课,不同于中学语文教育是侧重于篇、章、词、句的语法掌握,那么大学语文教育应更关注人文修养上的跨越。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并且要强化审美性与人文性。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会感悟人生、学会生活、完善人格。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关于课程的现状分析

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人文素质应该是各种人文教育课程共同作用最终在教育对象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教育效果,具体到某一门课必须有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育日标,从自身的内容特点和角度出发,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恰如其分地评估大学语文的地位作用,是使它切实有效的重要前提。然而,大学语文是一门课,没有形成体系,各任课教师凭着自己的想象来构建它,于是在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审美功能与交际功能等各种选择中摇摆不定,难于落脚。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语文教育研究缺乏定量分析的传统,经验性的东西多,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往往是一种感觉,更多的是教育者的感觉,甚至是教育者自己的。

(二)关于教师的现状分析

在大学,语文课全靠教师自身的投人和魅力在支撑.这种“境遇”锻炼了一批教师,他们勤于耕耘,在磨砺中成长成熟。但同时应该承认,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属于公共基础课,而且多是选修课。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使教师的科研受到影响、职称晋升受到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大学语文往往是教专业课之余的“副业”,或是教专业课之前的“练手”。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的地位边缘化

首先,大学语文被赋予太多的责任,如学习文史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传承文化等等;其次,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上受到限制,多数学校学时不够甚至更少。学习语文主要靠积累,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长期的坚持。加之没有汉语过级和就业证明书之类的压力,致使课程学习在学生心目中无足轻重,任何人都能轻易获得,却不能有效提高读写能力。

(二)很多学有专长的人不愿意教大学语文

在高校中文教师队伍里,大学语文教师算是弱势群体。讲授大学语文课,教学任务繁重,教学难度高。教师要当好导演,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并不容易。更何况课程还不断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在学校强调完成科研任务的状况下,大学语文学科定位比较模糊,教学和科研难以很好地结合,出成果难,评职称难,处境非常尴尬。

三、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举措

(一)大学语文课应当明确教学任务

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文学课。大学语文的主体是文学作品,因而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同时传递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知识。在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生命,体验人情世态,提高审美品位,提高精神境界。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化和教师的学者化

大学语文已成为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它将是人格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角色,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所谓课程专业化,是指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水平,能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能引导学生畅游文学领域,深刻领悟人文的意蕴;所谓教师学者化,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是文学类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可根据条件聘请著名学者、文学大师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也同时鼓励已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积极进取、以成为著名学者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

学生们喜欢自己的文化,自然就会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文学史、文化史的讲授,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一个更系统、更深广的了解,同时将学生以往学过的篇目贯穿定位在文学史的长线上。比如,可以按照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分阶段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明清,直至现当代文学,做一理顺梳理。也可以分体裁探究中国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渊源,还可以实时穿插讲授一些典章故事等的来源。

参考文献:

[1]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上一篇:关于疑问代词“哪里”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论口译过程中双重语境的认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