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03 10:53:2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是高考检测学生的重要能力,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积累语文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思考和感悟,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在阅读中形成价值观和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能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能够拥有自己的阅读鉴赏体会。

教学阅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获得和提升,它不仅是学生语言学习和言语运用训练的材料,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人文素养的载体,更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社会途径,学生思想及价值观形成的基石。许多课文等阅读材料都能为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在训练的过程中,人文素养就会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同时,语文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水平以及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科学知识的学习。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传统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式重视“教”而忽视了“读”

阅读重在“读”,由阅读主体与作者通过作品发生心灵的碰撞,在阅读的过程中揣测和体会作者的心境,从作者的文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然而传统教育中一直都是教师来传道授业解惑,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偏重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主体在阅读中的感悟[2]。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了,教师主观的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无需思考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这种灌输型教学反而让学生害怕阅读,不能很好的掌握的阅读方法。

(二)阅读内容的局限性让阅读不能联系生活

现在学生的生活很单一,只是学习课本教材,空闲的时间也被作业和补课所占据,阅读学习的素材相当有限,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而文学知识是源于生活的,也是服务与生活的。文学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便丧失了活力,文字也会变得苍白无力。

(三)学生普遍缺乏语文阅读的积淀

一方面。语文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引导学习,分析课文的结构、主旨、自作特点等,大部分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数理化、英语等科目作业多,学习压力大,更没有时间去阅读。然而阅读能力却是需要学习主题通过不断的阅读练习中感悟出来的。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研究

语文阅读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联系,才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在阅读中有所感悟。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师在分析文章时尽可能的化繁为简,让学生潜移默化中逐渐学会对每一篇文章的整体把握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重点是: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3]。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文章的要点,领会作者写作的意境。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将感悟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语文课堂的时间较短、每个学生的感悟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能够把握教学的重点,将内容化繁为简,并在不断的阅读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的空间,也可以将阅读渗透到教材学习当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传授阅读方法的人,而是学生阅读文章的是引导点拨者、鼓励和启发者[4]。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放入主置,关注学生阅读进展并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学生主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和推动着学生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情感感悟,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在积累中不断开拓思考。

(三)适当的将语文课堂内容进行延伸扩展

仅仅从课文中汲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应当延伸扩展,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把一些名篇名著引入课堂,扩充知识面,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大量的阅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涉猎中外名著,有了这些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才思如泉涌。并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逐渐汲取名著中的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库中,在写作中可以及时输出,形成自己写作的风格和特色。

(四)鼓励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成就感,还能激励其他的学生。还可以由学生间互动讨论、互动评价的方式,这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活跃的课堂气氛,还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

三、结语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通过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应该指出,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多读,多思,才能实现阅读能力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尹迎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管见[J].考试周刊,2010(6).

[2] 杨文玫.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四种误区[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20).

上一篇:浅议如何活跃职校法律课堂气氛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