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创新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时间:2022-08-03 09:31:35

小企业创新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我们的许多企业往往只看到短期利益,而对创新、研发等几年后才能看到成效的投入不感兴趣。一些企业因为觉得自己眼下的市场表现还可以,所以对于创新和研发就更加置若罔闻了。

这是中国许多企业的一个通病,不仅仅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包括一些大的国企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对国企而言,因为在考核的环节中上级最看重的是国企保增值,所以很多国企不愿意去冒创新的风险。

在这些国企看来,创新很有可能让他们短期内无法保持一个好的业绩,创新和研发需要很长时间,需要长期而持续的投入,很可能让这些国企在一次考核期内,不仅不能实现拿得出手的业绩,更可能在业绩上出现减分项目。所以出于种种原因考虑,他们不太敢往创新上发力,追求短期利益对许多国企而言就足够了。

而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虽然没有上级考核的压力,但是因为我国的市场大环境特点,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会有“创新来钱慢”的念头。于是有些企业将原本应该用于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房地产中去捞快钱。

说到底,还是我们现在创新的环境不够好。

在国外,小企业是容易创新的,这和国外的小企业在创新方面有成熟的扶持体系有关。国外小企业可以获得大量来自风险投资用于创新的资金。在国外的创新扶持体系中,风险投资是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国家风险投资的发展还不够理想。往往最初小企业想靠自身的努力去做大,但最后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很可能半途而废。

资金的问题不是企业自身可以解决的,最好是政府在资金链上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其实我们国内有些国有企业是有充足资金的,但是因为上述分析过的一些原因,这些国企不愿意投资到一些他们认为有风险的行业。这样一来与国外小企业创新资金来源相比,我们的融资渠道比人家少,投资的主体比人家少,现在这是一个难题。

而且,在许多面临创新难题的小企业遇到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我们有许多小企业的创业者是科技专家,自己有许多专利、许多技术成果。但创办小企业的科技专家可能善于把一个想法变为一个产品成果,却不见得善于把成果推向市场。其实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商界故事已经足以说明,一个好的科研人员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商人。

这不是中国科研人员独有的特点,是全球科研者共有的创业瓶颈。但是在国外,很多由科研人员创业出来的小企业,因为其技术、专利被看好,会被大企业收购,而大企业不仅会继续在研发上投入,也会帮助这些科研人员实现自己产品的商品化。

所以,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专利保护方面的问题。很多国家都有专利保护制度,但专利保护其实不是一个有没有制度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把制度力量用好的问题。专利保护制度用得好,可以保护创新,可以让那些在科研上走得远的公司把专利变为武器。

在科技研发、专利突破上,我们总在谈产学研合作,但实际上还有很大差距。高校研究所可能有些成果,但是其中很多不见得能实现商品化。即便有些科研成果是可以实现商品化的,高校研究所往往也会将那些最好的成果留下来,继续研究或是谋求自己将其实现商品化,而将那些一般性的或差一些的成果转让给企业。而企业很难把这些差一些的科研成果变成产品,即便变成产品,可能卖不到一段时间,产品就换代了,所以企业并没有从高校研究所获得真正最好的技术,更没有高校研究所的人才来帮助企业。因此往往企业只获得了某种产品的设计或研发成果而非整个技术环节上的科研成果,这样一来企业根本没有真正获得产业竞争力。

(本文根据本刊专访邬贺铨内容整理)

上一篇:旅游大爆发凸显“中产化”降临 下一篇:机器人改变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