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媒体创建动感课堂数学

时间:2022-08-03 06:53:11

用多媒体创建动感课堂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可以设计多元练习,提高练习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学习情境,促进自主探究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内容、材料或生活情境,努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设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提供一些有趣的场景,从而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减法的概念”时,我制作课件设计了这样几个情境:小明过9岁生日,在蛋糕上面插了9支蜡烛,现在小明吹灭了1支蜡烛,还剩下几支蜡烛?小红的手上拿着5只气球,手一松,一不小心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汽车上有10位乘客,到站后,下去了6个人,车上还剩下几位乘客?我通过创设的生动形象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有时同学们一边做作业,一边享受多媒体播放的轻音乐,感觉好极了。

2 动画模拟,加强图形认识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大量直观的运动图像,又能随着图像的展示作简要的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线、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分部,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线段两个端点向左、右分别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3 应用信息技术简化重、难点,促进学生理解

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而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不易被学生理解或者容易引起混淆而产生错误的知识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反之,如能顺利突破难点,则有利于激发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时,认识时分的进率1时=60分这一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1时=60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我不想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这个老故事,把两个小动物请到钟面上,课件先演示乌龟和兔子在钟面上赛跑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它们分别跑了多远?(乌龟跑了一个大格,兔子跑了一圈)然后演示乌龟和兔子变成了时针和分针,再演示时针和分针的比赛,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发现了时针走了1大格,分针走了1圈。它们是同时开始跑的,同时停下来的,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通过课件的生动演示,赋予了1时=60分的新内涵,使教学重难点在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

4 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领域

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学习完例题后,利用网络及时拓展,将除条形统计图外的其它统计图介绍给学生,并让他们在网上试着寻找一组数据并绘制出自己喜欢的统计图。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就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激发了学生了解统计、概率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课堂与生活同在,要求打破封闭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课堂教育体系。教学要从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综合性学习,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科与学科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学得轻松愉快。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用多媒体时既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又要注意服从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

上一篇:浅谈对中学生在Flash绘图学习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幼儿园有效利用家长资源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