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时间:2022-08-03 04:39:25

浅谈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摘要】

绩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国家文官(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级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各项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关键词】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一、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意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已经众所瞩目。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完善自我、满足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切实履行各种经济、社会责任。

而职能部门作为国有企业的生产、运营的指挥中心,在整个企业中承当着政策制定者和资源协调者的重要管理职能,如何加强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充分调动职能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限量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现状

(一)缺乏考核氛围

国有企业员工缺乏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正确理解,单纯的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简单的工作评价,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还浪费了时间,只要每个人按部就班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可以为企业做出贡献。甚至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为了照顾某些关系,或者出于稳定员工的考虑,在执行考核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绩效考核制度形同虚设,缺乏考核气氛。

(二)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

虽然职能部门在国有企业中担负着政策制定者、资源协调者的重要角色,但相对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门,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果与所在单位的具体利润产生没有直接关联,难以用具体考核指标对工作成果进行考评。

职能部门的员工从事的基本都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例行工作多,临时性工作也多,这些都难以量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指标具体可量化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再加上管理工作本身具备的特殊性、复杂性等特性,目前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的考核只能简单的用岗位系数代替,使得考核功能大大弱化。

因此,立足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统一并行之有效的职能部门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

(一)绩效考核的内容及权重

由于职能部门在国有企业中所扮演政策制定者、资源协调者的角色,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中,主要考核内容有两方面:部门关键业绩指标、部门履职指标。

其中部门关键业绩指标是每个部门纳入年度业绩责任书的重点工作,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指标,权重为70%。职能部门需要根据本部门年度业绩责任书,将年度重点工作分解、细化到月度,形成月度考核指标。

职能部门本身并不直接创造利润,而是要发挥指导、监督的职能,通过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协作,促进企业的发展。而现代企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清晰,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完成一项工作是越来越困难的,这就要求部门之间必须加强协同配合,提高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合作。因此,职能部门日常履职指标也将作为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根据配合工作完成质量、完成效率、配合态度三方面进行评分,权重占到30%。

(二)绩效考核的具体措施

1、部门关键业绩指标的考核采用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由管理学大师皮特.德鲁克在1954年最先提出的,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法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建立目标连锁和目标体系、重视成果。职能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是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分解得到的,一旦确认计划后,需要职能部门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提交相关工作成果。

2、部门履职指标考核采用等级评价法。

等级评价法要给出不同等级的定义及描述,然后针对每一个评价要素或者绩效指标,按照给定的等级进行评价打分,最终再给出总体评分。职能部门的工作难以量化,而等级评价法通过对关键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可度量的行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考核标准模糊、主观随意性大、难以量化的缺点。

(三)考核指标体系及其标准

1、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一级指标分为部门关键业绩指标(权重70%)、部门履职指标(权重30%)。

部门关键业绩指标的二级指标是由部门年度重点工作构成的,要注意这个指标是指一类事项、而并非具体的某件事情。每一个二类指标在考核结果中所占权重均相等。当月未完成的考核指标自行计入下月考核指标。

部门履职指标由配合工作完成质量、配合工作完成效率和工作配合态度三个二级指标组成,所占权重分别为40%、30%、30%。

2、考核标准

部门关键业绩指标的二级指标完成情况,一般按照两方面制定其考核标准:时间(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提交相关节点交付物)、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根据这两方面将完成情况分成三等:

一等(100分):工作完成且质量较好;

二等(70分):工作基本完成;

三等(50分):工作未完成或者未开展。

部门履职指标的二级指标完成情况也划分为三等,分别代表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3、绩效考核总分计算方法

总分计算方法采用的是根据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所得分数和履职指标考核得分为基础,以其在总考核中所占比重为系数,然后将得分与对应的系数相乘然后求出二者的和即为总考核得分。

换算成公式的形式,绩效考核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关键业绩指标考核得分*0.7+履职指标考核得分*0.3

(四)考核主体

1、部门关键业绩指标的考核主体――人力资源部

2、部门履职指标的考核主体――各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很多是需要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一起完成,因此对彼此的履职情况相对较为了解。让在工作中与职能部门及其员工有密切关系的人进行评价,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五)考核周期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采用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每月进行小考核,一年进行大考核:月度考核是过程,是部门日常工作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年度考核则以月度考核为基础,是评价一个部门、一个员工年度工作完成情况的凭据。

四、结语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评价职能部门及其员工工作状态,是进行部门考核、员工考核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考核结果较为合理、准确的重要因素,也为保证国有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的分解落实、最终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篇: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