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思大哲

时间:2022-08-03 02:59:09

文化名城思大哲

2010年9月,《中国名城》杂志编委罗哲文、张锦秋等著名专家、学者来到扬州参加《中国名城》杂志公开发行两周年座谈会和梁思成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罗哲文先生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动情地说:“这是我第十七次来扬州了,扬州人美水美,历史文化深厚,大明寺风清月朗,鉴真堂清幽雅洁,梁先生的像能供奉于此,也是扬州的骄傲了。大运河正在申遗,扬州我还会再来的。”谁料仅一年多光阴,罗老却抛下了他毕生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温和、睿智、博学的长者倍感惜痛。作为自1987年我刊创刊以来连续担任五届编委、顾问,罗老为古城扬州、《中国名城》杂志以及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历历在目,思来如同在昨。

1 致力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事业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一切工作的重点转到了经济建设中,万物复苏,百废重兴,许多城市经历多年停滞后开始了大规模城市改造和建设,这使得许多刚刚度过十年“”动乱的古城和文物古迹再次面临浩劫!在这种背景下,1981年, 侯仁之、郑孝燮、单士元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议建立一种文物保护机制,将那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仍在发挥作用的城市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具体工作由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与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负责,时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工作的罗哲文成为其中主要的推动者。

专家们经过近一年的考察,提出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初步名单,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城市建设总局三家联名的方式上报国务院请予公布。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发文公布了北京等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列其中。在文件中还明确扬州、景德镇、绍兴三个城市自1982年起从每年工商利润中提取5%,增加历史文化名城维护、建设资金,古城获得了一次宝贵的文化发展机遇。1982年后,国务院在1986年、1994年又公布了两批历史文化名城,加上1999年后陆续公布的10余座历史文化名城,使得历史文化名城总数达到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0%,这些名城的公布,罗老均有重要参与。

上世纪八十年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新课题,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古城怎么保在当时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具有保护文化传统的古城扬州也面临着历史的抉择,怎样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古城发展之路?在罗哲文、郑孝燮等专家的推荐下,1983年12月,中国建筑学会中的规划、环保、建筑、园林学会的委员齐聚扬州,联合召开了首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讨论会,紧接着,众多全国政协委员莅临扬州,考察扬州名城保护工作。

1985年,经北京、广州、西安、长沙、成都、扬州等城市倡议,并得到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支持和赞许,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筹备组在扬州成立。次年在扬州举办了首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罗老专程来扬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专门讲话。本次会议纪要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6)21号文件向中央各部委、各省、市相关部门批转,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研究活动由此正式启动。

2002年是国务院公布历史文化名城20周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近百座,但国内名城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夏(中国)名城网召开的纪念名城公布20周年座谈会上,罗老作了精彩发言,并用“伟大的决策、辉煌的成果、严峻的形势”道出了20年来名城保护的成就与困惑,并大声呼吁在保护名城之外也要保护名镇名村。10年后的今天,距离罗老仙逝仅一个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公布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和10年前冷冷清清、充满忧患相比,本次活动规模宏大,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罗老所忧虑的名城、名镇、名村大肆破坏现象不仅得到了遏制,还不断地得到有效保护。

2 全力支持《中国名城》杂志创办和发展

罗老对《中国名城》情有独钟,大事必躬亲,回想起来,令人感动。

1987年在曲阜召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研讨会会议上,与会名城一致提议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工作通讯》改为定期刊物,并委托扬州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此事。通过与罗老多次的交往,我们都熟知罗老和郑老等一批老专家书法出众,于是扬州市政府派人专程赴京,请罗老题写刊名,罗老很重视此事,并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建议刊物名称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定为《中国名城》;二是刊名由他出面邀请开国名将、红军诗人、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题写。1987年7月,我们收到了他专程寄来的挂号邮件,魏传统将军题写的“中国名城”四个字拙、纯、净,隐隐透出书卷之气和将骨忠魂,令人过目难忘,直到2009年4月同志为我刊题写刊名为止,整整使用了22年。

2006年是《中国名城》创刊2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庆贺国家名城委在扬州召开五届四次常务委员会,《中国名城》杂志社策划了《民族遗产翘楚 历史文化精华》大型纪念画册,对全国103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了简要介绍,对国家名城委20年工作作了系统总结。周干峙、赵宝江、郑孝燮等一批领导、专家送来贺词。罗老不但寄来了贺词,还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勉励我们出精品名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树碑立传。

2010年9月,由罗老担任组委会主任的“大师之路”梁思成铜像揭幕仪式在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举行,由于梁思成先生最年轻的弟子都已年过花甲,身体欠佳,他的两个子女也因身体原因不能来扬,我们也很担心罗老因年高体弱,可能不能成行,但罗老又一次意外出现在我们面前。扬州市委、市政府举办了《中国名城》公开发行两周年座谈会,邀请出席仪式的专家教授和参加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的城市代表参加会议,会上罗老深情回忆了与杂志的情缘,并勉励杂志多联系专家学者、注重提升杂志品质、积极申报社科基金、策划创办文化版等。可能是考虑到罗老年寿已高,此次扬州之行,罗老的夫人、清华大学医师杨静华也随行。在逸圃园林内,我们和罗老又一次谈起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的丰功伟绩,深情追忆着大师走过的足迹,席间罗老又谈起当年梁先生到扬州曾开过讲座,不知有没有照片?我们只能遗憾地告诉他,由于受当年条件限制,虽然我们也曾多方寻找,但一直未能找到梁先生在扬州的影像。为了纪念恩师铜像落成扬州,罗老欣然题写了“纪念梁思成先生铜像落成。罗哲文二O一O年九月二十七日书于扬州。”现在想来,这是罗老最后一次为我刊书写墨宝了。

上一篇:网上零售商店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FDI与江西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