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及建议

时间:2022-08-03 01:44:36

游戏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及建议

摘 要:游戏是人的一生各阶段都必不可少的行为活动,游戏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更对个体成长起到促进自我生长、人际交往、情感培养、自我治疗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个体成长;儿童;成人

柏拉图说“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这句话很值得我们玩味。这里的游戏包含一种轻松的态度,既不偏颇,也不过度。其实,“游戏”二字于我们来讲,更多的是它最原始的意义,即在自愿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愉悦。

1、游戏

游戏在大众印象里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游戏中,孩子们忘却家长的管束、老师的任务,甚至是伙伴间的矛盾。全身心为了寻得游戏之外、生活之中难以得到的兴奋体验。

1.1儿童游戏

传统的游戏是在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民间游戏,经过实践的检验,流传至今。从幼儿时期的“过家家”、“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到少年时代的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放风筝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童年,充实着所有人的回忆。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完整的释放自己并发现自己,多姿多彩的童年更有助于在日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信仰。

1.2

青年时期,人们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达到一个人生高峰的时期。随着行为能力的完善,对游戏的选择也不断增多。

近期桌上游戏(board game)盛行一时,包括棋类、牌类、益智游戏等及如沙盘推演的战棋、谈判游戏等。密室逃脱、CS野战等真人游戏项目也备受欢迎。除此之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一度占据中的主导。

2、游戏的作用

游戏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2.1幼儿游戏

幼儿时期的游戏,内容上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多伴随着口令、童谣,节奏感很强,很容易记牢,并引起幼儿玩耍的兴致。有些游戏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合作性,集体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很多。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遵守游戏规则,可以摆脱自我中心。父母师长对孩子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他人的教育指导可以覆盖个体成长各个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有些内容需要亲自去探索,进而形成一定的模式。游戏作为儿童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游戏中可以看出孩子的个性,甚至可以透过现在看到孩子的未来。观察儿童游戏时可以发现,不同参与者在同一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善于思考,而有些愿意遵循同伴制定的规则。此外,在游戏中,有的孩子表现出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支配的欲望;有的很会与小伙伴们相处,很少发生矛盾和摩擦,相信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有不俗的表现。

2.2

对游戏投入时,会让人暂时忘记外界的打扰。成人在游戏时,仍旧可以感受到游戏那独有的魅力,它带给成人的体验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类似成功时的高峰体验。游戏中,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背景的差异,没有现实的缺憾。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游戏规则,赢得游戏。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成年人希望在劳累时,游戏能带给他们愉悦的体验。

2.3游戏对心理健康及个人发展的作用

游戏对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游戏能促进自我成长。游戏中设置的障碍让参与者获得挫折感,在承受挫折的同时,思考解决办法。使其理解人生甘苦,体验到付出努力后取得成果的快乐。游戏还可以培养自信心,进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加速自我成长。游戏过程中,参与者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游戏能促进人际交往。游戏中,参与者的尊严会得到保护,不论学习好坏、品行优劣、个人背景如何,只要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并出谋划策的,都能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尊重。游戏可以唤起参与者的主体性,不仅吸引参与者全身心投入其中,还可以影响他的人格发展,在交互游戏中,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团体游戏可以培养参与者的团队精神,使其在竞争中学会合作。

第三、游戏能培养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当客观事物符合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游戏对于在活动过程中沉淀积极的情感,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第四、游戏可以自我治疗。游戏的心理治疗作用通过心理咨询的游戏治疗手段便可知道。非专业的心理治疗游戏也对游戏参与者有着自我治疗的作用。游戏中参与者互相支持,集思广益,特别适合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游戏结合一定的心理辅导对于提升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

3、建议

3.1现有游戏场所的限制

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相比,游戏的机会变得很少。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不断深化,家长们“望子成龙”,大量剥夺孩子的游戏时间;学校里“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玩耍空间。有些学校出于美观的考虑,不允许学生在绿化草地上玩耍嬉戏,扼杀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除了家长和学校,社会变迁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好处同时,也用钢筋水泥把孩子封闭在自家的狭小空间里,随处可见的“绿草依依,踏之可惜”这样的牌子,使得孩子们很难寻觅到一处可以自由自在玩耍的空间。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个体成长的作用,为游戏拓展出更多的空间。

3.2防止过度游戏

游戏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有相应的不良影响。游戏过程中,参与者收获愉悦,但过度游戏很容易造成很难挽回的后果。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网络游戏里,他们可以逃避现实,躲在一个自认为很安全、自己很强大的地方,得到一时的快乐,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前途和命运。网络游戏也属于游戏,造成这样的后果,应引起各方的重视,及时遏制不良势头,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并引导青少年自律自强。

3.3游戏与教育相结合

传统观点认为游戏与教育教学不可兼得,然而多方研究证实,教育活动中适当添加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活跃气氛,更能在教学活动上取得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结果。劳逸结合的授课形式使学生放下学习本身负担的同时还起到促进学习效果的作用,一举两得。

游戏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它虽只是一种放松形式,却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自由的追求。它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对游戏本身的思考,更多的是个体的成长和提升。游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些积极的改变,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何成勇.浅谈心理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J].大众心理学.2011.9:17-18.

[2] 莫源秋.充分发挥游戏的心理保健功能[J].健康教育.1999.4:32-33.

[3] 张薇.大家一起“做游戏”[J].大众心理学.2013.10:16-17.

上一篇:简谈促进当今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下一篇:浅析商城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