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儿童的社会适应

时间:2022-08-03 11:43:35

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儿童的社会适应

【摘要】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后,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儿童必须离村上学。通过对Y省几个县的乡镇中心学校的田野调查,发现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剧烈变动使少数民族儿童面临乡村习俗与城市文明、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出现社会生活、学业发展的一系列适应困境。促进离村上学儿童健康快乐的生活,应该成为当下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儿童;离村上学;布局调整;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217-05

一、少数民族儿童的离村上学:新群体的“新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断地推进,全国各地纷纷撤销或合并乡镇以下的农村学校。近年来,撤点并校从中东部地区延续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一大批分散在边远、偏僻的乡村小学、教学点被撤掉,大量的儿童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在村里完成童年阶段的学习,而必须进入乡镇的中心学校去学习。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属于大石山区和高寒山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加重了这些儿童上学的困难。而从小生活在民族聚居区域的成长环境,使得这些儿童与外界的接触很少,汉语水平的障碍极大影响到他们的认知发展。面对一个与过去文化背景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些少数民族儿童能否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会受到哪些影响?怎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一系列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

现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指出,6-12岁孩子正处于“勤奋与自卑”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具有求知欲,有活动精力,希望学习成人,由此而产生一种勤奋精神。不过如果这种精神受到阻碍,便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在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儿童成人以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儿童时期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的阶段。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正在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少数民族儿童离村上学的社会适应状况如何,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关于农村地区撤点并校问题,社会热议很多,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剧增,但遗憾的是,对离村上学儿童,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儿童这一群体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为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离村上学儿童的现实生活状况,弄清他们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笔者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山区儿童离村上学的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亲身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地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所用资料来源于对Y省的几个县的乡镇中心学校的田野调查。2012年5月-11月期间,笔者曾多次到西部地区乡镇和农村的学校进行调研。学校的样本上采用滚动雪球抽样法,以熟悉的老师或朋友为切入点,进入学校进行调查,每次调查结束后再请他们介绍给其他学校的教师,逐渐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在开始调查之前,笔者大量查阅了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以及媒体对撤点并校的一些关注问题,设计了调查的内容和调查方案。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的对象包括学校教师、领导、学生和家长,涵盖乡镇中心学校、被撤并学校以及现存但即将被撤并的学校三种类型,还走访了教育部门、乡镇和村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便多角度、多方位进行了解情况。调查中不仅记录了访谈的内容,同时还对学生的现实状况和表现进行观察。以印证教师和领导讲话的内容,力求全面、真实地获取材料。

本文是以Y省的几个县的乡镇中心学校为调查点。之所以作这样的选择,是因为Y省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声息繁衍之地,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当地的少数民族村寨主要座落在深山里,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比较落后。学校布局调整以前小学(教学点)设在村寨里。布局调整后Y省原则上要求撤并300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学校的数量在近几年减少得比较快,因此选取Y省代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现实意义。笔者调查的这些中心学校属于Y省不同的县,但均设在乡或镇的政府所在地,接受周边村寨撤校以后的学龄儿童。少的吸纳了两三个村。多的则覆盖到十几个村。这些离村儿童的上学距离,近的离家大概一二公里,远的达一二十公里。在调查中发现,Y省的乡镇中心学校是完全寄宿制学校的很少。部分学校虽可以提供寄宿条件,但宿舍床位有限,有些学校甚至根本还没有学生宿舍。学生依靠走读的居多,学校也没有专门接送学生的校车。居住较远的学生主要是乘坐私人营运的面包车,还有不少是乘坐小货车、三轮车、拖拉机等农用车辆上学。

三、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

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社会适应对个人生活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人长期对社会环境不能适应,不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反应,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格格不入的心理,久而久之。这种“不适应症”很容易使人引起精神疾病。对于少数民族儿童来说,撤点并校具有不可选择性,离村上学并非家庭主动的择校行为,而是迫于现实状况的无奈。离村上学,带给孩子们的绝不仅仅是学习地点的迁移,更引起他们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剧烈变动。面对乡村习俗与城市文明、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这些少数民族儿童出现社会生活、学业发展等一系列的适应困境。

(一)环境适应的问题和困难

环境适应是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儿童最初遇到的问题也是适应的最基本问题。撤点并校以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小(教学点)一般设在村寨里,这些村寨大多地处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状况差,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落后。村小(教学点)撤销以后,少数民族儿童从乡村走到城镇,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相对较好的中心学校接受教育。有利于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但是,从原来纯朴、简单的乡村区域转到了热闹、复杂的城镇区域。突遇巨大的社会反差,他们内心深处的震荡是难以避免的。与原来在乡村相比,这些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环境要复杂得多,城镇增加了很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但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小城镇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条件的限制,休闲娱乐场所大多只是网吧、台球室、游戏室等娱乐设施。这给充满好奇心和好玩心的儿童带来了很大的诱惑。独自离村上学,增加了无人监护的时间,由于少数民族儿童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自制力,不少孩子开始迷恋上网络、游戏,从而引发迟到、逃课、不交作业等不良现象,学习态度逐渐散漫、不端正,甚至摧毁了学习的意志。在采访中。笔者常常听到一些老师的抱怨,透露出对社会环境的一些无奈:

“天天都在讲要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但是你看看我们周围。从学校出去走几步就有一个网吧,附近就是台球室、游戏室,还有不少黑赌场。在这样的环境,孩子们的成长怎么能够健康?”

“在学校我们还可以管一管,但是学生们中午放学之后去哪就不知道了。寄宿生还好一点。不寄宿的学生放学后老师管不了。有些学生一路都在玩,上课也玩。经常看到他们下午来学校,第一节课就趴在桌子上睡。不知道中午又干什么去了。我们总是叮嘱他们不要到那些地方去,但是有些学生总是好奇。这么多学生我们没有能力都去管,学校又没有生活老师,有些寄宿的学生也会偷偷地跑出去,班主任也不知道。现在学校的环境太不好,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太大了。”

村小(教学点)撤并以前,村寨的环境对少数民族儿童形成了良好的监护,尽管这些少数民族村寨的居住密度并不大,户与户之间的距离有的也比较远,但是由于村寨的人口不多,各家相互之间都认识,形成了一个村民熟悉的社会环境。在这样一个小型的社区环境,到处都是熟悉的身影,使身处其中的儿童避免了许多不良的陌生因素的影响。即便家长外出务工,儿童的生活也是暴露在他人视野之下,会受到来自非家庭成员有意无意的看护和约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有利的社会监护。然而乡村学校撤销以后。离村上学使少数民族儿童偏离了大人们的视线,课余时间无人监管的增多,家校沟通减少,造成学校、家庭之间管理衔接上的“真空”。对于离村上学的少数民族儿童来说,面对新异的生活环境受到冲击和震撼是不言而喻的,环境适应障碍不但会造成他们学习成绩的下降,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学业适应的问题和困难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集中体现,维系着本民族的文化认同。Y省是多民族地区,笔者调查的这些地方具有不同的民族成分,尽管这些民族没有通行的文字(一些创立的民族文字,会使用的人很少,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不普及),但是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在乡镇以上的地方,汉语是通用的交际语言,人们交流时主要是说汉语,但是回到村寨,少数民族说的则是本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儿童在上学以前,都是以民族语言作为母语,很少用汉语,有的甚至还不会讲汉语。随着村小或教学点的撤并,学生必须离开家庭外出读书,于是在尚未做好语言准备的情况下,这些儿童就直接进入了乡镇中心学校学习。中心学校统一使用的是汉语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材,教学语言都是汉语,少数民族儿童不管汉语基础如何,从入学开始就和汉族孩子进行同样的学校教育。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汉语水平的不足使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语言的困难让他们很难接受以汉语文为载体的知识教学。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笔者:

“这些孩子刚来时学习兴趣倒是挺浓的,有新鲜、好奇感,但是语言不通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村小时老师大多是用民族语言上课,但是在我们这里教师全部要求用普通话。很多学生连汉话都还不会说。上课的时候基本上听不懂老师讲的东西。最严重的是刚上学的孩子,开学的前两个月学校根本没办法给他们上课,只能想尽办法让他们适应学校。教师变成了保姆必须整日整夜地哄着这些孩子。好多孩子在入学后一到两年才能进行简单基本的汉语对话。他们对课程的理解有很大的难度,一年级时大多数的学生句子都不太通顺,直到三四年级也还有近一半学生有这种现象,到了高年级,学生的障碍更加体现出汉语和民族语两种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的困惑。他们理解不了学习内容,对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困难。特别表现在应用题、几何命题等等的理解上。”

在调查中发现。离村上学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的各阶段都存在不同形式的语言障碍。统一使用汉语教学,与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背景相脱节,造成这些孩子对汉语知识接受和理解的普遍困难。同时,由于民族语与汉语在语法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他们思维上的障碍,加大了在理解与表达上的困难,致使语文水平很难正常进步,进而影响到其他学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成绩偏低。学业成就的低下,导致少数民族儿童厌学情绪激增,这是近年来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文化适应的问题和困难

所谓文化适应,是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地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变化。从一种文化背景走人另一种文化背景过程中,文化适应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文化适应要求个体去适应新的文化模式,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有文化的冲撞,这是文化适应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少数民族儿童自小生长在具有浓郁特征的民族村寨,已经形成了一些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但是离村上学以后,当他们带着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进入新的环境时,却发现与以汉族文化为主流价值观念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的还有矛盾和抵触。两种文化环境的差异及其碰撞,使他们感到隔阂、困惑和茫然,在融入新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出现适应的障碍。

通过教育观察,发现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儿童感到最困难的是语言交流困难和风俗习惯差异较大,他们的适应问题主要反映在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上。这些儿童进入新的学校之初,他们只能用民族语言与他人交往,但是两种语言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交流的困难。作为从属群体,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母语”,转而向主流语言汉语靠拢,但是语言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不能很好地听懂汉语。或者不能流利地用汉语进行表达,使他们难以与新的环境形成融合。在班级他们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同伴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被班级所认同,但是语言的隔阂造成与其他儿童思想交流的困难,使得他们人际交往非常狭窄,极易产生孤独感。一所中心学校的教导主任向笔者讲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态:

“转到新的学校时。其实这些孩子都很想与别的同学很快地融合在一起的,对学习也都有兴趣。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一些学生在语言接受上的困难明显反映出来。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因人而异,父母中有一方属于汉族的,家里搬到城镇的,父母有外出打工经历的,以及家庭的交往圈有汉族朋友的,这些学生的~i4i-水平不差。与汉族文化的距离较小。汉语差的学生学习起来肯定是比较困难。但是班上的学生多,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学校要统考,他还得跟着教学进度走。其实一个班里汉语差的就这么几个,但是这些学生听不懂,就容易自卑,上课不敢举手。不敢回答,下课也不敢多讲话。心里有抵触,就不喜欢这个老师。或讨厌某些同学,容易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老师将他的座位调到学习较差的同学旁边,他会认为是老师不喜欢自己;同学不与他玩,他会认为是同学看不起自己。学习上没有积极性,学不好,就不学了。”

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区域因地形、地貌、水温、气候、山川风土不同,蕴养着不同的文化性格。每一个人文化性格的形成都与他从小生长和生活的家庭环境习得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有着直接的联系,少数民族儿童的家庭保留着本民族文化的一些传统,对其文化性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中心学校的少数民族儿童与本地的汉族儿童不仅在风俗上有差异,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是挺大的。风俗节庆的不同。使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一些高年级学生之间的言谈举止显得格外小心拘谨,唯恐犯了忌讳或者因与对方的信仰行为准则不相符而引起矛盾冲突,这对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造成了障碍。

四、对策建议

以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旨归,集中有限教育资源,大力进行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是促进当前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学校的调整势必会调整一些学生入学的学校,会涉及到这些学生的利益。从总体情况看。农村地区的撤点并校造成农村儿童离村上学,所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凸显。随着布局调整政策不断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撤点并校工作的力度逐渐增大,少数民族儿童离村上学的社会适应问题还将日趋明显。因此,在优化教学资源集中办学的过程中,如何既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又能保障离村上学儿童健康快乐的生活,是当下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核心问题。

(一)完善学校的教育引导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以自身为主体与周围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是影响儿童发展不可缺少的客观因素,对于年纪尚幼的儿童来说,由于其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的特殊性,要他们积极主动地应对个体自身及以学校为主体的外在环境的发展变化确属困难,对存在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少数民族儿童尤其如此。积极的适应是在教育的帮助引导下完成的,培养学生的适应性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如果中心学校能够对离村上学儿童的适应问题进行教育引导,对他们的适应危机提供积极干预服务,那么他们的环境适应障碍将会得到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因此。少数民族乡镇中心学校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还应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生活、娱乐、情感、健康各方面进行指导和关心,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离村上学的学生,更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情感调节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有寄宿制的学校来说,不仅要选拔和任用素质高、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教师担任生活教师,文化课的教师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情况,全体教师都应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适时对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积极预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和剖析问题,从而有效地化解和解除他们身上出现的一些错误心理和思想倾向。同时,少数民族乡镇中心学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生活,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余闲暇时间,开展各种环境适应训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增加少数民族语文教学。拓宽汉语言的习得渠道。构造良好的汉语言学习环境

对没有汉语基础的少数民族学生统一使用汉语言教学是违背教育客观规律的,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心学校的教学除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外,还必须与学生的语言基础相吻合、相衔接。加强少数民族语文教学,不仅是尊重民族感情,贯彻民族平等政策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符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的实际。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心学校缺乏民语师资、不具备开展双语教学条件,学校教育应该想方设法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问题,拓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的习得渠道,加强汉语言信息交流,为他们构造良好的汉语言学习环境。在学习条件上,增加汉语的图书、音像资料。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图书、录音、电视、广播等方式获取语言信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学习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大胆用汉语交流思想感情、表达意思,加强他们的语言体验,以此来营造浓厚的汉语言表达环境。在课堂外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灵活安排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共同探究讨论,让少数民族学生品尝到语言交流成功的滋味,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促进他们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极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创设多元文化的学校情境

文化适应是双向的,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主流文化的适应,也应该包括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思想和生活观念,任何民族都不应该简单地以一种主流文化代替多种文化。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尊重和弘扬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乡镇学校,应该给予少数民族文化大力的支持和弘扬,展示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在校园里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民族文化活动和传统的民族节日,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共同参与,一方面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自身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激发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相互了解。自觉尊重文化差异,消除因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推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双向适应。通过多元文化学校情境的创设,使少数民族离村上学儿童产生亲近感,感受一个相对接近的文化生活环境,减少陌生和孤独,获得人际交往和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三个转向 下一篇:广西那良镇近现代时期客家商住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