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时间:2022-08-03 08:47:44

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摘 要】通过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高职 应用写作 职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17-02

根据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体现职业性。高职教育教学要体现职业性,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怎样在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呢,本文从教学角度探析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树立先进职业教育理念

观念是一切行动的导向,是行为的主宰。高职教育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围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去开展,充分体现职业性。首先,正确定位应用写作课程是实践课,不是基础理论课。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必须有实践教学环节,且所占比例应当不低于50%,实用性强的应用写作还要强化实践训练。其次,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先进职业教育观念的课堂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突出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围绕这一教育理念,教师应该清楚自己的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哪种能力,达到什么样的能力目标,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高职教育一直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化应用为重点”,因此,高职教育职便是让学生能在实际职业岗位上能用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去完成某项指定的工作活动。在此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围绕课程的能力目标,对课程整体或单元进行教学设计,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只有具备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明确了职业培养的目标和特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

二、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

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本领。具体课程的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用专业技能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应用写作课程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其根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特定工作岗位需要的应用文写作技能,通过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来加强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进而夯实学生的职业技术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而课程(课堂)评价标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运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学生能力能够有所提高。高职教育必须紧扣这一评价标准进行课程教学(单元教学)设计,将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要做到这一点,课程(课堂)教学就必须突出能力训练为主,摒弃注重知识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应用能力。

教学中怎样才能突出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自觉转换为应用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含每次课)的能力目标(每门课程、每次课设定能力目标,但目标的层次要不同),然后围绕能力目标设计能力训练的项目或任务,设计实训的过程。训练能在实践中让学生完成未来职业岗位中的工作,解决未来岗位上的问题。“做”中“学”,“学”中“做”,学而时“习”之,保证学习者有独立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是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有效途径。

例如讲授求职信,求职信是学生正式跨入职场的凭借工具,笔者确定能力目标有两个:一是撰写规范的求职信;二是撰写规范且富有个性特征的求职信。前者是基本的能力目标,后者是更深一层次的能力目标。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例剖析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首先用图片展示求职情景,由HR专家提出人才的需求与选拔,让学生初步拟写一封求职信,并结合习作与精典案例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概括求职信基本写作要求,同时表示HR专家阅读求职信速度快,从意识上引导学生完成第二个能力目标。其次借助媒体、案例比较、正反对比等引导学生逐层讨论分析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求职信的写作要领与技巧,并依次归纳知识点。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制作两种不同风格的求职信。这一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体现逐层完成能力目标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撰写求职信,还让学生明白求职信必须有自己的亮点,充分“秀”出自己,才能吸引HR专家的眼球。

三、强化职业能力,凸显职教特色

应用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它强调知识技能的现实运用,强调培养学生工作中的分析能力、反应判断能力、组织综合能力、适应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职业岗位要求制定,教材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设计。因此,高职教学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结合职业岗位特点,整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写作实践训练是应用写作课的核心环节,要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去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能力。

(一)结合专业岗位精选教学内容

应用写作文种数以百计,不可面面俱到,教学应体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结合专业特点、适应社会需求来决定内容的取舍。对某一岗位来说,在课程内容和结构安排上,既要具有普适性,能够为所有专业学生提供最基本的、通用的应用写作知识,又要凸显其服务功能,为相应的专业“量身定做”,使学生掌握专业特定的应用写作知识和技能。精选课程教学内容时可听取专家与经验丰富教师的意见,从学生特定行业岗位需求与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

(二)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能最大限度地切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应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核心是强化实训,回归写作本位。可使用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践,课后在能力上能得到实质性提高。

例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可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以大学生活为调查内容,从调查选题的确立、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拟制、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统计到调查报告的写作及项目实施的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完成,了解并把握了调查研究工作的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又如计划文书的写作,因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参加社团,常撰写各种活动文书,因此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可先展示学生的瑕疵习作讨论,在讨论中掌握计划写作的基本要领,最后分组撰写一次活动策划方案。

还可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大胆承办学院、社团、系部的各种大型活动,活动一般需拟制各种文书(如申请、借条、通知、活动实施方案、总结、宣传稿、广播稿等),文种从日常文书、行政公文到事务文书都有所涉及。学生通过活动不仅能掌握多种文书的写作技巧,而且分析处理问题、团队协作沟通等各种综合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更能深刻体会到应用文体的综合性实用性,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加强教学反思与监控工作

教师应当强化自己的教学反思与监控能力。高职教学面对的是特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需要教师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有较强的教学反思与监控能力,围绕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时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与监控,也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只有不断反思和监控教学过程,教学才能有所提高和进步,才能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让学生课后能力有实质性提高。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反思,也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行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

【参与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改革探索[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作者简介】莫春姣(1965-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写作教学与研究、高职教育;石荣胜(1963-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学校管理。

(责编 卢 雯)

上一篇:高职纳税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下一篇:广西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