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学互动”法

时间:2022-08-03 06:14:16

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学互动”法

摘要:“导学互动”教学就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41-00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5)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1.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是一种欣赏,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1.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2.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2.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2.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2.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

二、激发讨论,合作互动,学在疑难处

“合作互动”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出示导纲把学习任务和要求交代清楚后,应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学生只有亲历了学习过程,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适时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不限于泛泛一般的讨论,此活动的开展当以“疑”为先,它的价值在于集思广益。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同伴互助式”、“前后合作式”、“小组争辩式”等,还可以师生对话、组内竞赛、组织交流、集体互动……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答导纲的问题,而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吸收,学会表达,学习质疑。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教师少讲精讲,导在关键地方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调控上,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指导和点拨上。因此,教师除了给学生导纲中的问题以点拨引导外,还应对他们即时产生的生成性问题给以点拨引导。即要讲在要点的地方,导在关键点,引领学生有层次地读书、思考。

四、引导导学归纳,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要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梳理知识线索,提炼出教学内容的精要,找准知识的重点。语文教学到底要归纳什么?我认为一是归纳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写作;二是归纳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能力,这二者突出了语文学课的工具性;三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明理做人,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五、巧设练习,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

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不仅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设计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体现出层次性,低台阶、小坡度,密度适中,同时提供一些创新能力的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设计多层次的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吃不了”,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

2.设计趣味性作业,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必须从兴趣出发。

3.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生活就是教育”,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因此,设计作业时,应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沟通语文教学与社会的桥梁,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六、教师反馈评价及时,保护学生创新热情

新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分层次评价,鼓励为主。对于分层次布置作业,要分层次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作业,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2.多元化评价,共同参与。教学中,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总评等多元评价,以互相纠正错误,正确评价他人。

3.多次评价,体验成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好。为此,可采用对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加学习信心。

总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坚持主体性、发展性原则,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和谐性、多样往的教学情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与学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充分、畅通。长期坚持导学互动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一篇: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下一篇:谈小学作文的情感、兴趣和思考下的人本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