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矛盾与思考

时间:2022-08-03 04:30:07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矛盾与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为了使农村的经济水平能够大幅度提升,国家致力于发展农村的经济,促使农村金融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为了使农村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国家和政府应该优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使二者关系更加融洽。文章主要研究了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案。期望通过笔者的阐述能够为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矛盾;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制定了长期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计划。但在对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该计划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众多问题当中,农村经济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很多时候,农村的金融服务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旦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矛盾,就意味着金融服务将无法持续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自然也就无法保持稳定和和谐。

一、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其实,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当中,其与农村经济之间所存在的最为明显矛盾就体现在服务设置方面。当代农村的建设已经获得了国家政策额的支持,其在生产的规模以及专业程度上都有所改善。农业生产的规模逐渐扩大,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强,其在选择农作物方面也越来越科学[1]。在国家为农业发展提供的补贴政策下,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民在消费观念上自然也就发生了转变。金融机构为农村人民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还保持着传统的形式,但农村人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却有所提高,促使人们觉得当前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其需求。农村经济已经得到了发展,但农村的金融还无法与城市金融相比较。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促使农村人民感觉到了农村金融的落后,进而存在不满的心理。

除此之外,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发展农村的经济。但在金融方面,国家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金融补贴政策,但在地方政府执行的过程中,其力度并不够,促使很多惠农政策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农村人民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多数会选择金融借贷的形式。但农村的贷款利率并不比其他的贷款低,甚至还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如此状态的金融机构自然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2]。

虽然农村经济已经得到了发展,但其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农村人民在消费的过程中依然秉承着现金支付的原则,而缺少用卡的意识。虽然农村的金融机构当中也为农民提供了办理银行卡的服务,但大部分的农村人将现金存放在家中。农村人在用卡方面的状况不乐观,金融机构自然也就无法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很多老年人虽然也拥有了银行卡,但其却缺乏电子设备的操作常识,无法实现终端的操作,还是需要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手动帮助。

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

当前状态下的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虽然并不乐观,但国家可以凭借自身对二者的政策调节来改善其矛盾。首先,我国金融市场属于比较开放的形式,在市场管理过程中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在该种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机制就会降低要求。越来越多的资金将被投放到经济发展当中。农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从外地将资金引进到当地的市场[3]。在资金引进的过程中技术也会随之到来。农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足够的资金,自然也就能够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不断的调整结构、优化服务质量,自然也会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在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下,农村的金融机构将逐渐促使自身的服务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帮助其办理小额贷款,并减少繁琐的程序。

其次,金融机构在惠民政策下不断的发展自身,在为农村人民提供小额贷款的同时还发展其他的贷款业务,逐渐将自身的业务规模扩大,帮助农民选择更好的资金投入路径。农村人民在金融服务的支持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自然能够使经济发展速度也得以提升。农村人民与城市人民的生活差距缩小,就能够学习到更多先进的经济发展理念,在金融业务方面也会多加包容。

最后,金融机构不能甘于落后,应该在政策的支持下进行发展[4]。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都需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金融终端的操作。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但通过金融机构对金融知识的宣传,老人与儿童就能够逐渐改善自身对于金融机构的看法,逐渐接受金融知识,学会自行操作自动化金融终端。金融机构能够确保自身的服务质量,完善对农村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服务方式,农村人民也更加信任和依赖金融机构,其能够在端正自身的金融意识之后,缓和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矛盾,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获得更加安全的保障。

三、结论

其实,农村的金融服务对于农村人民来说非常重要,农村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尽管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众多的矛盾,致使金融机构无法顺利的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任务。但只要农村人民能够更正自身对于金融机构的思想和认识,信任金融机构,了解金融知识,就能够合理的运用金融服务为自身所提供的资金和资源。金融机构也需要抓住发展的机会,使金融服务走向多元化,从而转变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形成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高德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的矛盾与思考[J].辽宁经济,2015,09(11):54-55.

[2]张志军,王善夫.制约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12,07(17):62-63.

[3]植凤寅.大银行、小机构与好服务――大中型商业银行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金融,2010,05(03):86-90.

[4]冯毅.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成都实践及思考[J].农村经济,2011,07(05):40-44.

上一篇:"+"号下的工具玩家 下一篇:关于科研单位后勤管理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