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适用

时间:2022-08-02 11:32:25

简述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适用

【摘 要】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狱矫正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其人性化特色应成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的优先选择。但我国现阶段尚未建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本文将从矫正主体和矫正项目两大方面对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提出设想。

【关键词】未成年犯 社区矫正 矫正主体 矫正项目

【中图分类号】D9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79-02

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如何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社区矫正这一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不仅符合国际上对未成年犯刑罚轻缓化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对未成年犯进行教育和矫正,从而使其改过自新并顺利回归社会。笔者仅对社区矫正的涵义、社区矫正对未成年犯适用的意义及其体系的完善作粗浅的探讨。

一 社区矫正的涵义

社区矫正,有的也称之为社区处遇、社区内处遇,是相对于传统的监狱式处遇而言的一种新兴的犯罪处遇方式。

社区矫正理念发端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重视改造罪犯的人格,以非监禁刑罚措施弥补监狱刑罚的缺陷和不足,比监狱矫正有更大的优越性。社区矫正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行刑的主导方式,是世界各国刑罚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关于社区矫正的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我国关于社区矫正最权威的定义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适用的意义

社区矫正是将犯罪较轻的罪犯放置于社区中,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和改造。社区矫正作为与监狱矫正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更有利于罪犯回归社会。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对未成年犯实行社区矫正是刑罚轻缓化的要求

刑法作为公民法益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补充性,而刑罚则是罪犯触犯刑法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具有其他处罚方式不可比拟的严厉性。刑罚轻缓化思想主张对刑罚持审慎态度,司法者在定罪量刑时应当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达到刑法之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的目的。在刑罚执行过程中,要尊重罪犯人格尊严,不体罚虐待罪犯,保证罪犯所享有的各种法定权利。因此,将未成年犯置于社区中教育和改造,去除其性,使其不再为非作歹,又能使其真正适应社会,正是刑罚轻缓化的体现。

2.社区矫正能够避免未成年犯过早贴上犯罪的“标签”

标签理论认为,当司法机关、警察、邻里和家人等给某种行为贴上标签并把某些人作为罪犯时,会产生一些严重的负面后果。当未成年犯被贴上罪犯标签时,会促使这些人对标签内容进行消极的自我认同、自我否定,并按照被强加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进行表现,继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如果对未成年犯采取监狱矫正行刑方式,会使其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相隔离,罪犯标签会使其产生心理阴影,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罪犯,会离社会正常轨道越来越远,甚至做出比先前行为更恶劣的行为,而社区矫正恰好可以减少因“标签”作用而带来的负面效果。

3.社区矫正能够避免未成年犯受到交叉感染

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其犯罪心理结构上表现为认识能力的欠缺、意志力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感情用事。正是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加之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才导致犯罪的发生。因此,绝大多数未成年犯都可以通过教化而改邪归正。社区矫正能够避免未成年犯受到其他犯罪分子的腐蚀,更有利于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从而达到挽救的目的。

三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

刑罚制度在国际上已经呈现出从以监禁刑为主进入以非监禁刑为主的趋势,国外对罪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逐年上升。与国外相比,我国现行刑罚体制中关于社区矫正的规定还不尽完善,社区矫正的积极效果还没有充分发挥。笔者从矫正主体和矫正项目两个方面探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

1.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主体的完善

第一,社区矫正权力的移转。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规定,五类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监督与考察权均统一归属于公安机关。但同时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两个权力部门,公安机关是“执行主体”,而司法行政机关则是“工作主体”。由两个部门共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职责不清、界限不明等问题。因此,只有明确社区矫正权力主体才能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效能。笔者认为司法行政机关取代公安机关作为社区矫正的主体更为合理。社区矫正主要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说服、教育、感化工作,这与公安机关的职能不符,应当将社区服刑人员管理权移交给专门的司法行政机关,才能充分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社区矫正的积极作用。

第二,社区矫正人员结构的完善。在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中,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并未受过专业法律方面的学习,缺乏刑事执法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能胜任此项工作。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当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经过培训后实行优胜劣汰,将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剔除社区矫正体系。同时,面向各高校招收符合社区矫正要求的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人才,以此扩大社区矫正人员规模。同时,可大量吸纳社会志愿者加入社区矫正队伍,逐步健全社区矫正人才体系。

第三,学校力量的加入。未成年犯除了大部分为社会闲散人员外,有一小部分为在校学生。对于在校学生的未成年犯,在符合社区矫正的适用条件后,如果让未成年犯继续在校学习,接受学校教育,不仅有助于其健全人格的塑造,也更有利于其复归社会。

2.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的完善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刑罚的比例较低,在各行刑制度上并未加以区分。但随着社区矫正的推进,各个现有项目需逐步细化。

第一,管制刑的完善。对未成年犯适用管制刑,在社区矫正的情况下,其依然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能够得到家庭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有利于其思想改造,改过自新。管制刑的完善从两个方面入手:(1)细化管制刑的内容。法官根据未成年犯的具体情况在管制刑中有选择性的引入一些新的义务内容,如对受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参加公益劳动、缴纳保证金等内容,既可以加大管制刑的惩戒力度,又强化正能量的引导,获得公众的认可与支持。(2)建立管制刑易科拘役刑制度。如果判处管制刑的未成年犯不思悔改、拒不履行有关强制性义务时,则可以调整原来的社区矫正判决为拘役刑,如果服拘役刑期间表现良好,认真接受社区矫正,可以考虑恢复管制刑,从而督促未成年犯积极遵守和履行法定义务,保证行刑效果。

第二,缓刑的完善。对未成年而言,缓刑是对未成年犯实行非监禁刑的有效形式。我国对于未成年犯如何适用缓刑并没有针对性的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设立义务性措施。在缓刑的义务配置中引入对受害人赔礼道歉、赔偿、加纳罚金、支付费用、接受文化教育和职业训练、接受戒酒、戒毒治疗和精神治疗等。这些义务能够培养未成年犯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促使其与社会之间的融合。(2)建立专门的对未成年犯缓刑观护、考察制度。执行机构负责下列事务:对未成年人缓刑犯进行考察,处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监督其遵守法定的义务,预防缓刑犯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结合社区服务、道德法制教育、文化知识学习、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缓刑犯适应社会生活;帮助介绍职业,给予必要的经济资助等,帮助未成年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避免他们因为生活困难而重新犯罪;对出现法定撤销缓刑事由及违反监督考察规定的缓刑犯,及时向法院汇报,并建议撤销缓刑。对确有突出悔改表现的缓刑犯,建议减轻其刑罚,缩短缓刑考验期限。

第三,假释制度的完善。(1)建立假释委员会。目前我国假释制度由监狱提请报批,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批准。假释决定权应由一个相对独立的假释委员会来行使,这样更有利于假释适用的公正和效率。(2)放宽未成年犯假释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68

[2]蔡墩铭.矫治心理学[M].台北:正中书局,1988:648

[3]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534

上一篇:培养学习兴趣 促进中职生充分发展 下一篇:【男闺蜜】头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