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时间:2022-08-02 11:23:24

中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摘 要] 据媒体报道和文献了解,唐庄镇四合社区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极大地拓宽了和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推动了农村向城市的转变,深化了农村的两个文明,对加快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选择它作为调研对象,研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情况,了解其对提高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生活质量及他们的精神需求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四合社区;科技人才兴村

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的概况

卫辉市唐庄镇地处豫北平原,太行山东麓,东临卫辉市区,西接新乡市郊、京广铁路、107国道、翟阳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区域面积逾70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共46 451口人,耕地面积58 300亩,其中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1/3。该镇在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书记的带领下,按照“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的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吴书记审时度势,根据唐庄镇的实际又提出了“领导班子革命化、农村建设城市化、农村生产科技化、农村经营市场化、基层政权规范化”的“新五化”发展规划,把唐庄镇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城镇,唐庄镇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村镇规划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河南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高新民营工业园区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并顺利运转,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万亩高产样板田时示范效应,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山生态园配套建设逐步完善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绘就了一幅美丽新城镇的蓝图。

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

2.1.1 新农村建设现状专题调研阐述

该调研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式访谈来进行。考虑到我们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所了解的知识内容还比较浅薄,对它们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适宜通过定性研究来揭示规律,发现问题,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来展开调查。具体步骤为:联系当地团委,了解基本情况;拟定访谈提纲,在调查地点做入户访谈及调查;到调查点居委会做深度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回校后,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1.2 调查点农户基本情况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占53%,初中及以上占47%,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凭的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人、初中及以上文凭的多为家庭在读学生;家庭人数:三口人占12%,四口人占67%,五口及以上(含老人)占21%;劳动力人口:一占30%、二占40%、三及以上占30%。

2.1.3 调查点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2.1.3.1 政策理解:30%的人对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很了解,50%的人对政策了解一点、20%的人表示并不了解;至于了解政策的途径,有政府宣传和电视新闻媒体以及宣传画;

2.1.3.2 目前现状: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30%子女的婚姻、10%子女的教育(义务教育)、10%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35%家庭日常开支、15%购房购车;90%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5%的人表示比较满意、另外5%表示一般;100%的人认为村里选举民主;

2.1.3.3 关于新农村建设:当问到“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是您会怎么做?”99%的人回答了无条件接受,说明调查点群众还是很支持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当问到“您最希望政府为农民做什么”的时候,调查点民众提出了“禁止向农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实行更多的减免学费和帮助政策、防止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帮助建立村文化站、切实搞好农村的义务教育”的真挚建议。

2.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唐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较来看,还是有差距的。还有哪些因素制约它的发展呢?通过本队几天的走访调研,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制约:

2.2.1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条件却不发达

作为一个典型的特色发展乡镇,农民收入只有30%来自农业,其余70%全由招商引资的工业带动。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由于地处偏远,乡道县道内外的道路修整不完善,且公交车较少,不便于新农村的居民与外界的交流。道路交通却成了阻碍乡镇企业发展及农民生活的软肋。

2.2.2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总体来看,通过招商引资,唐庄镇的工业在逐步发展,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建投资占整体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2.3..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大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已经突破,仍有小部分农民思想止步不前。具体表现: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4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也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发展的进程。此外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仍处于滞后状态,发展速度普遍较低。

3 对新农村建设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3.1 在保证工业发展势头稳步前进的前提下,大力提高交通。

上一篇:第一次坐缆车 下一篇: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