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ERP环境下材料计价方式对油田企业的影响

时间:2022-08-02 10:49:47

浅谈ERP环境下材料计价方式对油田企业的影响

摘 要 近年来,随着ERP在国内的兴起,很多油田企业启用了ERP系统。其中ERP系统物资模块的启用对油田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大,特别是ERP系统上线后由于材料计价方式的改变,对油田工程项目预、决算编制、概预算及审计部门的工作均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将对ERP模式下材料计价方式对油田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ERP 材料计价 问题研究

一、引言

ERP环境下,材料入库价由原来的按实际价格入库,变更为按实际价格加内部倒运费入库;材料出库价格由原来的按计划价格出库,变更为按移动加权平均价格加一定比例的仓储保管费出库。材料计价方式的变更一是造成相关部门难以对工程造价的材料价格进行审批。二是部分产品生产、制造单位采用了标准计价法,但是受ERP系统应用等影响,这一计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将对以上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材料计价方式产生的问题

(一)对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及审计产生的影响

(1)难以确定工程预算编制及审定依据。材料计价方式变更后,对工程项目的工程计划、预算的编制及审计均有影响。主要体现在材料计价方式变更后,由于每次结算用的材料是不同批次的价格,所以很难确定每一个项目的材料价格审计以何种价格为依据。实时加权平均价=(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2)无法做到概预算核定的及时性。取消材料计划价后,地面工程等大型建设项目由于建设期长,单位工程多,材料品种多、价格多,存在设计变更因素,如果领料时不能明确单位工程、工艺的具置,会造成结算资料多,无法及时对已完成的单位工程进行审定,使审计工作非常繁琐。

(3)计价方式变化带来的财务审计问题。财务审计的关注点与概预算核定不同,审计主要关注项目前期、立项等,计价方式变更后,由于涉及计划投资的月度、季度、年度的调整,同时各单位编制计划投资时不可预见因素多,影响了计划编制的符合率,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撑,并配套相应的政策。

(二)标准计价法存在一定弊端

在ERP环境下,部分油田的产品制造单位采用标准价的方式计价。采用标准计价法,可以解决发料不及时等问题带来后续无法结转入库和销售发出的问题,但同样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无法及时更新标准成本。标准计价即材料的收、发货都采用标准价格计价,每月底,再将标准价格与移动加权平均价格间的差异进行分摊、还原。在ERP系统中的材料发放,按业务类型可分为对内部单位发货和对外部单位销售两种。对内部单位发货时,每月将材料差异分摊到使用单位,不存在资金流失风险;但是在对外销售中,如果标准价格低于实际价格,就存在资金流失风险。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则必须对系统标准价格及时更新,保证标准价格贴近于实际采购价格。但由于系统设置及核算的需要,标准价格基本上是每月进行一次更新与,造成了部分价格波动大的材料系统标准价格与实际价格存在脱离现象。

(2)影响账务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标准成本法的另一弊端即由于系统程序较为复杂,非专业人员无法深入了解系统程序,以至于系统程序一旦出现问题,则需要ERP项目总体组委派技术专家进行解决,且无法短时间内确定问题源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企业这种过分依赖于系统的结果影响了账务处理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三)假退料价格问题

由于油田企业生产程序复杂,部分单位存在领料批次多、数量多,实际耗用少等情况,经常会发生假腿料的业务处理,因此何种方式确定退料价格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方案

首先,ERP成功上线源于观念上的转变。ERP上线后,材料计价由上线前的手工无法计算加权平均价变化为上线后由系统自动计算,各部门、产品、项目需要的单据、价格,均可以在ERP中通过计算得以实现。所以,新的管理模式不是带来麻烦,而是会给管理带来进步,使财务管理由事后管理步入时时管理。

(一)确定工程预算编制依据

工程预算应依据计划价格编制,即统一由物资公司编制“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指导目录”,作为项目预算编制基础,对外作为结算价格上限,指导目录要与SAP系统编码一致;按规划计划部门下达计划金额进行总额控制,工程列支超预算如不能取得计划调整将无法列支,以实现事前控制。

(二)规范各单位材料发料及领料流程

为保证概预算核定的及时性,要求各单位上报领料计划时,必须明确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由物资公司审核并确定属于发料业务或采购业务,如属于采购业务,在签订合同后根据物资类型创建物资编码,如无物资编码则无法入库;如属于发料业务,各单位必须先进行入库再进行发料,确保审批手续齐全,发出时要明确项目,如出库不能明确项目,必须挂在个人头上,不进行账务处理,待手续齐全后再进行业务处理。

(三)与时俱进,改变传统审计模式

在ERP环境下,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改变ERP上线前的传统审计模式,了解ERP系统报表用途,充分利用ERP系统自动生成的材料消耗明细等报表,以抽样核对等方式关注材料是否进错工程项目、消耗是否合理。

(四)加强物资管理,确保价格真实准确

(1)通过ERP上线,充分利用信息化集成的优势,逐步减少、取消同类产品的积压状况,以体现集中采购优势,提高材料价格准确性。

(2)为体现工程审计的严肃性,应统一规范价格审定依据。对于大型项目的单位工程审计,以项目实际领用材料的加权平均价作为审计依据,由于假退料业务的特殊性,规定假退料按最后一次出库的加权平均价格。

(五)加强标准价格更新和管理

针对材料标准价格不能及时更新的问题,采取以下办法:一是为部分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物资制定目录,当市场情况变化时,采购部门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更新价格。二是以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并通过修改ERP系统中的配置字段、增加销售控制等办法,加强对销售价格的管理,标准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尽量相符,以加强材料核算,防止资金流失。

(六)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保证账务处理及时性与准确性

公司ERP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业务人员ERP系统应用的培训力度。对于重要岗位,人员要相对固定,同时要加大公司ERP运维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ERP运维队伍,保障公司ERP系统平衡有效运行。

四、结束语

实施ERP的目的是便于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不是为了石油企业的面子工程。诚然,在ERP环境下,材料计价模式的改变为油田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但这种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转变思维、加强管理得以解决。因此,油田企业应积极研究对策,化解ERP上线带来矛盾,彻底摆脱由于信息化缺失对物资积压、损失、管理问题,促进油田物资管理。

(作者单位为青海油田公司财务处)

上一篇:紧扣经济形势利用区域优势促进物流转型发展 下一篇:分析啤酒行业成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