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02 07:06:58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分析,研究其常用方法和特征,进而提出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 C语言程序设计 特征

一、引言

现代中职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中职学生应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能力。中职教育必须把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上来。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学生更容易从外部资源获得信息和知识,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实用技能,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这为中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可行性的操作空间。行为导向教学法正是一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因材施教、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

1.什么是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将来具备判断能力和责任行为的教学方法,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寻求学习的最佳效果,而它所追求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标志。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所采用教学技术的不同,教师的教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活动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而学生学的活动则跃然眼前,表现为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行为导向教学法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由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角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各种行为能力亦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

2.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常用方法与特征

行为导向教学法通常是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进行,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遵循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而发展的教学技术有下列几种:项目式教学、模拟教学、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法等。其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可以灵活变化。

行为导向教学法一般具有以下的特征:

(1)互动性。行为导向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学习为主,注重师生互动的形式。通过教师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互动的效果。

(2)参与性。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心脑并用,以当事人、参与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不断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转换性。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或主持人,是学生学习、训练或能力达成、素质提升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因此,这种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并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从数据类型运算符到表达式、从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到循环结构、从数组到函数再到指针的课堂教育,而是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研究、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提出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自主学习状态,遇到问题积极地去解决。

《C语言程序设计》中循环控制是重点和难点,在这一章节中引入行为导向教学法,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景,采用项目式分组教学方法:

1.设立项目,分解任务

项目名称:打印乘法口诀表

项目要求:根据输入的层次(1-9),打印乘法口诀表

任务分解:1)求1+2+…+102)打印三角形

2.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讨论、思考、行动、表达、传递以及感悟,激发学生对本项目的兴趣,让他们在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中,在团队精神的发挥中尝到成功的乐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表达自己的看法,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创意,引导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培养他们自主参与的积极态度和与他人合作的社会能力。

(2)通过观察例程、比较算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训练,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循环的三种语句,进而灵活的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去。

3.教学过程

先进行分组,以自愿分组或随机分组为原则,2-4人为一组。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例程观察认识,了解循环的三种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并学习它们各自的特点。再给出任务解决方案,使用循环算法。

4.教学评价

评价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考核学生学习成效、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该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学评价时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使评价起到不断地激励学生的作用。

同时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因此评价要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要求进行评价,保证使评价起到促进每个学生都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目前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会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但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需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先进的教学硬件设备,要求之高,我们也要充分估计。

1.对教师的要求高。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真正做到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是相当困难的,因而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教师注重自身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2.对班级人数要求较高。行为导向教学法适宜于小班教育,但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班级人数一般都定在45人左右,因此,全面开展行为导向教学法存在着一定难度。

3.对教学资源要求较高。先进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保证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因而必须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4.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能力培养,但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有时会使部分师生产生误解,而忽视基本知识,使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五、结束语

行为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不仅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叶斌.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皓明.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张悦.项目驱动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02).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中学计算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