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公共服务哪些地方搞得好

时间:2022-08-02 05:44:46

基层农业公共服务哪些地方搞得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力争三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2009年,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并启动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全国800个县被列为示范县。

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年底前要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目前哪些地方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得好?浙江、海南、山东经过探索,在建设“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工作中走在了前面。

农技推广看浙江:仙居经验在全省推广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较薄弱,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不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力量单薄等问题,2009年,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从2010年开始,浙江省在深化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在乡镇一级设立承担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综合性机构,整合现有相关人员编制,通过内部调剂或公开招聘的方式,配备畜牧防疫、植保植检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着力建设“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力争年底建成县、乡、村、户四级全面覆盖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仙居县在这方面的做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其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仙居县“三位一体”在新农技推广体系有3个亮点:在人员设置上,设置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社会化农技人员4个梯队;在队伍建设上,着重加强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和乡镇责任农技员两支队伍建设,形成“抓两头促中间”的格局;在组织配置上,以县级农业推广机构、乡镇农技服务中心(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于一体)和村级农技指导站为依托,形成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组织网络。该县200名乡镇责任农技员承担着农技推广、技术服务、动物疫病防治、植保植检、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带动仙居3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全县农民年增收3亿多元。

动植物疫病防控看海南:建立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

多年来,海南瓜果菜销售风波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次。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不能及时拿出科学、权威的检测报告,尽管没有质量问题也往往造成很大的损失。2009年,海南省筹资1.2亿元,建设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包括农业生态环境检测监督、有害生物预警监控、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测土配方检验检测、农业投入品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九大系统功能。中心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检验检测和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工作为基础,对农产品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加工贮运及市场准入等实施有效监管。中心建成后,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海南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大大增强海南重大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预警防控能力。

此外,海南省“十一五”期间,还成功构建了立体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针对热带高效农业特色,海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创建农产品质量流动监管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流动服务、植物流动医院、动物流动医院四大现代流动服务体系,装备各种流动服务汽车、摩托车1000多辆,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监管服务到田头。在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管物质装备的同时,该省还着手加强农产品监管制度建设。2009年,省农业厅在全国率先设立“农产品质量与标准处”,制定瓜果菜生产地方标准及技术规程,推进统防统治和标准化生产。针对2010年初的豇豆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海南经济特区农药管理若干规定(修订案)》,在全省推行农药批发专营特许制度及农药零售经营许可制度。

农产品质量监管看山东:农产品有安全隐患立法召回

2010年11月5日,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根据《草案》,农产品经营者对其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如果发现其销售的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农产品经营者要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召回农产品。对农产品经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将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追溯。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活动中,要建立生产记录,如实记载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屠宰或捕捞的日期等。并且要在产品收获、屠宰或捕捞上市前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得销售。《草案》还规定,绿色食品不得散装销售。

上一篇:地方“十二五”规划的最大变化 最热问题 最强... 下一篇:社会管理创新35个试点全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