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热爱科学的年轻人一个发现自我和求师交友的机遇

时间:2022-08-02 05:04:51

给热爱科学的年轻人一个发现自我和求师交友的机遇

“我们如何帮助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得到一个机遇发现自己,虽然他离实现自己还有一段路,但是先发现自己,以后开始自己追求。我们能不能帮忙给他创造一个机遇,我们把这叫做求师交友。学生要求什么师,要交什么样的友,我们尽量给他提供,师和友自己去求,自己去交,我主张就是只给机遇。同时对我们很多同事来说,也希望把这看成是一个遇到未来自己的好学生、遇到未来好同事的机会,这也是师友的关系。这些年我们做的就是这件事。”

——摘自王绶琯院士在2012年1月7日北京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

历史上,许多杰出科学家的首次创造都出现在30岁以前,例如20世纪的100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计159人次,其中30岁以下的占29.9%、40岁以下的占67%。因此,必须要从中学阶段开始,为有潜力的、对科学研究有兴趣的年轻科技后备人才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以使他们为在30岁以前充分激发自己的创新力而作好准备。

1998年,出于对国家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责任感,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原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先生联合61位老科学家共同倡议,希望能让那些学有余力并且喜爱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进入“科学社会”,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让科学家的“大手”拉起中学生的“小手”,以期培养未来的优秀科技人才。这一倡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普领导小组、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现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和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以及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等学校的积极支持和参与。1999年6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以下简称“科技俱乐部”)正式建立。从此,科技俱乐部在主任王绶琯院士和常务副主任、原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季延寿先生主持下,为展露才华的科学苗子早期发现和重点培养开展了艰辛的工作。王先生以耄耋之年始终坚持着不懈探索和辛勤工作,他和王乃彦、匡廷云、郑哲敏、林群、黎乐民、周立伟院士等许多老科学家一起为培养21世纪的科学英才而呕心沥血;几百名第一线的科学家们在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的情况下,欣然接受科研导师的聘请。十多年来,科技俱乐部的基地学校从当初的4所,发展到现在29所,共有1 500余名高中学生参加过科技俱乐部的活动。科技俱乐部的学术指导中心也从当初的几所发展到现在的103所,先后有153个科研团组的650余位科学家担任了学生的科研导师。

科技俱乐部的宗旨和目标

科技俱乐部的建立,旨在为学有余力并且对科学研究有兴趣的优秀中学生和“科学社会”之间搭起一种“以科会友”的桥梁。而科技俱乐部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重在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发掘和提高,这不仅是为中学生们创造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早期发现和培育科学人才方式的实验。科技俱乐部活动的目标,一方面是帮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学生“走近科学”,通过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学生与学术导师间的“教学互动”,让具有科研潜质而且热爱科学研究的学生发现自我、树立信心,帮助他们“走进科学”,成为未来的优秀科技人才。

科技俱乐部活动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

科技俱乐部活动最核心的部分是让学有余力且对科学研究有兴趣的高中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科研项目中,跟随科学家导师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在科研第一线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与在学校接受的科学教育课程不同,与科研人员一起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真正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并且能够通过科研人员的言传身教和对真正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加深对于科学研究事业以及对于自身的理解,确定自我未来发展的方向,使那些具有天分的学生选择科学和技术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未来科技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科技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得力于两方面的支持,即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学校以及接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科技俱乐部与参加活动的优秀中学建立共建关系, 共同在学校里建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基地。基地学校推荐本校有志于科学的高中学生成为科技俱乐部的“学生会员”,参加科技俱乐部主办的各项活动。 同时,科技俱乐部活动邀请科研机构或科研团组担任“学术指导中心”,接纳学生会员参与到真正的科研项目中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学生会员在1年左右的时间里,利用假期及周末时间到学术指导中心参加“科研实践活动”(通常每个项目1~3个学生)。具体活动内容由学术导师负责安排,要求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方式了解所参与项目的整个内容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同时学生将在导师指导下参与设计并完成1项课题的研究。“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力求在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为学生创造体验科研、接触科学家的机遇,使他们得以自然地求师交友、“走进科学”。

学生在完成课题研究后写出学术论文和心得体会,作为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总结。为了检验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的效果,考查学生的领悟力、思辨力、创造力,并从中发现出表现突出的“科学苗子”,科技俱乐部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评议办法。评议的对象为在科研实践中经学术导师评定为优秀并得到基地学校推荐的学生会员。

评议活动每年举办1次,评委会由15~19位教授专家组成,对每1篇学生论文报告均指定1位主评委员。评议采取“书面评审+答辩”的方式进行。主评委员根据每个学生的论文报告,事先参考书面评审意见(至少由2位评委提供),拟定2类问题要求学生答辩:第1类为验证领悟力、逻辑性、严谨性、探究性、资料掌握、表达能力等的问题,要求学生临场解答;第2类为测验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逻辑思维、系统分析能力等而设计的“拟议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要求学生提出研究方案。这些问题约定答辩时间之前1个小时交给学生。学生利用1个小时的时间“开卷准备”,之后进行30分钟的“互动答辩”。评委会委员根据学生答辩的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和独立评级,分出“突出”、“优秀”和“不足”3个等级。不过,由于历年参加答辩的学生都很优秀,因此到目前为止,实际上评出的只有2级,即“突出”或是“优秀”。被绝大多数评委(如85%以上的评委)评为“突出”者,即可被视为具有潜力发展成为杰出科学人才的“科学苗子”。

上一篇:关注使用数字多媒体学习工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下一篇:北方甜玉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