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因为热爱所以终其一生

时间:2022-07-05 09:31:45

绘画 因为热爱所以终其一生

在见到张立国老先生之前,我已经见过不少艺术界人士,各个年龄阶层都有。也曾探讨过艺术问题,每一个阶段的人也会有他们自我的理解。艺术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你常常可以透过作品来感知一段历史,也可以透过作品去贴近创作者的心灵。

张立国,1939年生人,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和个人画展,并曾发表过多篇论文。他不仅仅见证了几个时代,更可谓见证过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绘画于他,一直不过是年少时最初的梦想而已。

最初的梦想

张老先生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因为中国美术馆一连几日的画展,为了方便也与妻子一同搬至附近的华侨大厦之中。宣传的小册子中,密密麻麻地是他的作品,随意地翻看几页也仿佛能看出作品中的细腻变化。

履历上显示张老毕业于油画系,介绍中又写道他的水墨画个展曾分别在德国法兰克福和中国广州展出过。你知道艺术是相通的,可是水墨和油画在你心里还是有着巨大的落差。

“我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在哈尔滨的书店里看到一套《芥子园画谱》,当时就非常的喜欢。后来父亲把这本书送给了我,我就更是对它爱不释手,整日临摹里面的画。那实际上就是我对绘画最初产生的喜爱之情,尽管后来上学学习油画,但是对于中国的水墨画一直很喜欢,所以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可能在形式上,油画和水墨画听起来是截然不同的,实际上他们都在传达着社会的成长,在一定阶段中,也有类似的概念产生。油画反映了西方历史的进程,水墨画是反映中国的进程,二者并不矛盾。”

“西方可能是更注重比例,中国水墨可能注重意象多一些,这些都不是一定的。随着我画得越来越多,发现在油画绘画中比例也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主要是要抓住艺术当中的那个精、气、神,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东西。”

张老说起他少年时对于绘画的喜爱的时候,眼神中也绽放着一种光芒,思绪也似乎被带回了昔日的冰城,那个破旧的小书店,幼小单薄的身影没日没夜地伏在书桌努力汲取着绘画中的精髓,虽然物质并不丰富,可精神却从不孤单。而后我也想起年长许多的哥哥也是如此热爱着绘画,不为名不为利,就是那么单纯地喜欢着,一张一张地临摹,也是为了那最初的一份梦想而已。

但如今,仿佛这个时代也变了,大家好像有点急功近利了,绘画好像不仅仅变成了一种爱好,也更成为一种求生的手段了。对于这种现象,从事过多年教学的张老也有些无可奈何。“其实时代不一样了,我们那时候如果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学已经非常珍惜了,油画系总共也不过收20多个人,里面还会分好多方向,可能有的方向底下才有1个或者2个学生。现在大家目的不一样,但我也不能说这是错的,只是时代不一样了。如果真的是喜爱这门艺术,那就不要轻易地放弃,在接触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知道某个时期的某位画家代表的是哪个派别,自然而然地会了解艺术史。”

绘画我了解,市场我不了解

说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张老腼腆地笑了笑,说:“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展览这种事情,可能我在不同时期留下的作品也比较多,小辈儿就觉得应该有这样一个展览,让大家认识也好,给自己留一个纪念也好。”谈话的时候,张老的老伴也一直在旁边认真地听着,听到这里的时候她说:“今年是老头子的本命年,他是属兔的。”然后,你也会因此而感觉特别幸福。

如果认真地来看张老的作品,你发现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无论是作品的表现形式还是作品的风格、内容都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当然这其中有时代的原因,但也有他个人风格趋于成熟的原因。如果用评论家的话来说,就是张老在9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但在张老看来则是时代的发展才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绘画的艺术语言,那不是他一个人所影响的。

清华美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这样评论张立国老先生:“对张立国教授,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他是画家中的思想者;他的艺术特立独行;在中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他的‘现代主义’不是舶来品,而是自觉的需要。”

说到“现代艺术”或者“当代艺术”的时候,事实上,如今艺术家们集中在某个区域,更多的也不是在探讨彼此绘画的进程,而是交流时代的感悟。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也还是以基础教学为主,因为在学校,我觉得还是要抓住根本的。但是我也希望让学生可以灵活的掌握基础,我会将同样的静物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摆成不同的样子,然后学生也可以通过写生来更好的理解这些从而找出自己的风格。我相信现在的环境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会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的,我也相信现在的艺术家们都是对中国的文化负责任的。是否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实际上是需要一个机缘和耐心的。市场这个问题,现在是经济社会了,艺术家也需要吃饭,所以考虑这些也是必然的。但我也不了解现在的市场需要些什么,我只是一个老头子单纯还喜欢画画而已。”

就我曾经接触的很多艺术家来说,不同时代的确造就不同艺术家,无论70后还是80后甚至以后的90后00后,都用他们对于艺术的不同理解,通过不同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心声。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等新型艺术的产生,也让艺术市场愈加活跃。并且,艺术家们也似乎不再是曲高和寡,甚至也走近了我们的生活。我把我看到的这些现象都一一告诉张老,他也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又说:“现在的时代真的是很好,和我们当时都不一样了。不过做艺术还是不能太功利,也不能不理性,如果喜欢就一直坚持下去,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老百姓越来越认可,这也很好。”

爱画画的老头

对话过程中,你听到最多的就是张老对绘画艺术的喜爱,他说的最多的也就是他对于绘画的感悟,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他只是单纯地喜爱绘画而已。因为喜爱所以临摹,所以愿意不断汲取与吸收。他说自己可能在工作上也不是特别的先进,教学也不一定可以让学生多么的喜欢,也许不是个“积极分子”但是他就是喜欢绘画,一直都喜欢而已。

如今他已经都是白发苍苍,身形也不那么健硕,远比不上年轻人朝气蓬勃,因为展览搬至附近也是考虑到了身体的原因。但是有时候可能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年少时追求的是什么,是否也曾为了某件事废寝忘食想要把它作为自己终身的理想,可后来又因为种种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依旧忠于自己最初的梦想,也不求太多名利,只是因为喜欢就无怨无悔,我想你也一定会有些感动。直至今日,即便他也许经历过什么,被误解被扭曲,他的画笔也依旧没有停止,对于绘画艺术的追求也依旧没有放弃,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路,到底放弃了什么,是否又获得了真的快乐?

我想,他只是一个爱画画的老头,或许也还是一个少年,因为有梦,真的永远不老,因为热爱,也永远无悔。

上一篇:欧韩风格 简单精致新体验 下一篇:扔掉相机 把摄影装进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