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做好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08-02 12:15:54

谈谈怎样做好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公路建设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重要项目资金的投入为社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条件。虽是如此,但是建设过程中也会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比如质量缺陷,质量隐患,甚至是质量事故等,尤其是质量事故,它的发生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给受害人员的家庭带来了沉痛的灾难。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同时,监理人员也应根据合同文件和业主要求加强监理工作。本文根据公路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公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一些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1 公路工程的特点

1.1 协作的要求 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公路工程范围长而且具有多地形变化的特点,因此一项公路工程往往会包含多种工程项目,需要多个工程项目交叉进行,多工种互相配合,在施工组织和技术管理上有较高要求,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更加难控制。

1.2 干扰因素众多 公路工程项目规模有大小,工期有长短,有单一的项目也有复杂的项目,不同的项目中人员、材料、机械也是有差别的,这其中也夹杂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虽然工程总体是围绕路槽和构造物进行施工的,但工序和工艺是有区别的。施工场地上人员、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同时存在一个项目中。小型工程可能短期就结束了,如果是大型工程要持续几年。这样的漫长工期,一些不确定因素众多,随时出现就形成了干扰施工的因素,变数大于定数。

1.3 场地流动性大 线形工程是公路工程的主要特点,场地流动性大。施工人员和机械随着工程的进度和工序的变化而变化。工程的进展由路槽、垫层、基层、面层到防护工程,作业地点和机具设备是不断移动的。同一道工序随着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施工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常见公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 路基沉陷 公路施工中,有的路基需要填方处理后压实。但填方路基的压实不足或不均匀就会造成下沉。公路施工中,沿线的桥涵工程往往也是质量问题的多发地带,像桥涵通道这类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容易出现下沉。只要是由于所用材料不当或碾压不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公路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时非常关键的,有的软土地基如果处治不妥也会造成路基沉降;填方土壤含水量过大,碾压的压实度无法保证,容易出现弹簧土现象,也容易造成路基沉降。

2.2 产生纵向裂缝 路基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纵向裂缝。公路施工的质量问题中,有两大问题危害最大,其中就包括路基沉降和纵向裂缝。其后果是直接影响到行车速度、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甚至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因其维护难度大,使维修养护费用增加。影响路容,边坡塌方严重时更会影响公路通车或者堵塞水沟危害农田。

2.3 忽视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的施工目的主要是为后期的整体施工打下基础,为整个工程的工艺提供实际的数据参考。然后再按照试验段的施工经验确定具体的施工操作方法,去指导全线工程的整体施工。

3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3.1 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严格选择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作为中标方,找到一个好的施工单位很重要,也是成功完成一个项目的基础。一个好的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对组织机构的建立,可以做到分工精细,责任明确,并且有实力和能力完成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市场的调查,能够顺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规律。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需要审查分包队伍的资质,严禁不具备资质的分包队伍承包工程,严把工程质量第一关。

3.2 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质量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增强工程质量意识,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二是建立工程质量巡回检查制度,积极开展监理、设计、施工大检查,对产生的问题当场指出,该返工的返工,该拆除的拆除,对重大问题,责令停工整顿,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再申请复工。三是抓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全面提高质量意识。四是建立中心实验室制度,强化质量控制,随时抽检,对于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必须旁站监督。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专项工程,需委托专业质量检测机构做好相关检测。

3.3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同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工程质量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

3.4 把施工管理重点放在第一线,特别是抓好各项工序的管理 ①要求技术人员现场盯岗。在施工中,要求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强化现场管理。关键工序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必须到达现场开展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②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使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明确分工,做到责任到人,增强每位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在施工过程中,应文明施工,听从技术负责人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得以实现。

3.5 强化工程质量过程控制 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必须进行取样检测,并且具有质量合格证,由实验室主任和质检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场,质检工程师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等进行不定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场。拌和站所有的材料的堆放应分区有序管理,并备有雨布覆盖。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管理,完工后负责工序自检,然后报监理抽检,这样可以更好落实工程质量建设情况,以及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的水平,确保施工现场有序进行作业,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和奖惩措施,这样可以提高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对施工的工程质量的实现起到很好的控制。

3.6 加强公路工程实验检测工作 建立完善的实验检测制度,建立工地实验室,并配备相关的实验检测人员,专人负责,按照检测频率和检测规程进行实验,对于监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层监理;特别是事前监理,要防范于未然,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要知道,每道工序的质量都是最终通过实验取得的数据来评定的,开工前对原材料,构配件等的检测,就要看材料的各项实验数据是否能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如水泥,一般要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实验;砂石材料的级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按规程、标准进行检测,监理人员旁站验证,并记录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以便存档查阅。因此,先进的工程实验检测设备和一支较高素质的工程实验检测队伍,是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质量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3.7 质量保证资料 每个项目的建设,从开工到竣工都有一套完整的资料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实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以供完工后进行分部、分项及单位工程的评定,施工工序的完成,离不开现场质量抽检记录,这也为我们的工程质量评定提供了数据依据,施工单位对施工资料存档,建立档案,为本地区后来的项目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监理对抽检资料评定,这就为日后的工程竣工提供了书面依据。

参考文献:

[1]林友当.影响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史建国.浅谈现代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青春岁月.2011(18).

[3]裴德勇,蔡迈秋,林桂銮.影响公路工程投标报价确定的因素[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4]刘小卫.浅析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因素[J].西部探矿工程.2008(12).

[5]麦昌霞,杨荣学,谭浩赵.浅析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2).

上一篇:关于地基与基础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梁顶面裂缝的分析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