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业纤检机构纤维制品行政执法职能的思考

时间:2022-08-02 09:36:16

加强专业纤检机构纤维制品行政执法职能的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纤维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一件大事,不得不引起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要求,应对国内纺织品、服装等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足消费者对纤维产品质量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纤维制品立法,加强各地专业纤检机构对纤维制品质量的监管职能。

当前,我国各地专业纤检机构承担纤维质量监督职能的法律依据可概括为“一条例”“七规章”。“一条例”是指:《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七规章”分别是:《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茧丝流通管理办法》《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麻类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这七部规章都属于部门规章,由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实施。从以上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只有一部规章是属于纤维制品监督范畴的,即《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其他都属于对纤维的监管范畴。

从以上法律体系还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对于纤维的立法体系是比较健全的,但与之不协调的是,我国现行的对于纤维制品的专门立法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仅有一部《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是针对纤维制品立法的。而像纺织品、服装、床上用品等等这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安全的纤维制品,尚未制定一部法规或规章来进行规范和制约。这与当前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的质量安全隐患是不相适应的,与妥善、快速处理国家纺织品进出口贸易进程中的产品质量纠纷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与老百姓对于纺织品、服装的质量安全期盼和对监管部门的履职要求也是不相适应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目前的纤维制品质量状况,加快纤维制品立法工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打击假冒伪劣纤维制品违法行为提供法律武器,以确保群众的穿衣安全。

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督有其专业性和科技性,同时具有管理对象众多、流通环节复杂、产业链长、市场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基础性工程。为了加强纤维制品的市场监管力度,国家在加快纤维制品立法的同时,应授予专业纤检机构独立的纤维制品行政监管职能,这与《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直接授予专业纤检机构对于纤维的独立监管职能是相辅相成的。

目前我国纤维制品市场质量监管的现状是:由各地质监部门统一组织本辖区纤维制品的监督抽查工作,由专业纤检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同时,委托当地专业纤检机构开展对纤维制品质量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有的地方由质监部门直接履行纤维制品的质量监管职能。毋庸讳言,委托执法与法律授权执法在法律效力、执行力方面还是有差异的。

虽然近几年各地质监和工商部门对纤维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管力度不断增强,监督抽查频次和抽查范围有所增加,但由于某些监管部门专业技术方面的局限,以及纤维制品市场分布范围广、管理对象众多等特点,无形中增加了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和执法成本,造成市场监管盲区,老百姓的穿衣安全得不到切实有效保障。

各地专业纤检机构作为国家设立的纤维公证检验机构,承担着国家法律授权的纤维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具有纤维制品检验及监督的先天优势。如果在法律层面上赋予专业纤检机构独立的纤维制品行政监管职能,则有利于我国纤维制品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和纤维制品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渭南市纤维检验所)

上一篇:纽约时装周的超强实用主义 下一篇:纺织品耐光色牢度一阶段与二阶段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