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方法研究

时间:2022-08-02 06:14:08

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员工,事业单位员工则属事业单位人力管理,因此如何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成为了当下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人力管理,阐述了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内容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对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管理;工作效能;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逐渐深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与事业单位员工、事业单位人力管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事业单位运转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要求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更加符合当下的实际需求,这促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新形势下[1],不断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增强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体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在保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本文主要对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方法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一、事业单位人力管理概述和意义

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通过科学方法,对单位内部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岗位调配、组织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以单位内部员工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以及工作行为为信息根据,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控制管理,从而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协调和匹配单位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能力,提高单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员工选聘及使用、员工培训、员工绩效考核、员工薪资和福利、员工资源的规划等。事业单位是应用国有资产而设立的,主要从事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组织,人力管理对事业单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随着事业单位转型发展,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整体素质,促使员工定位自我,努力提升。

二、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

由于改革前的事业单位遵循传统式的行政管理,因此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较为普遍的应用着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合理的人员流动和晋升,缺少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仍未形成“用人唯才”的局面。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构成较为复杂,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不断深化改革,有些事业单位采取企业化管理,比如公开招聘、公开选聘等,但由于企业化管理和以往制度存在着一定差异,导致这两种制度衔接阶段员工构成的复杂性,比如事业编制人员、事业单位合同员工和临时员工等,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激励和约束管理机制不健全,比如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考核的结果和相关激励措施的运用不够协调和规范,在员工管理方面也没有鲜明的导向。整个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事业单位人力管理改进措施

(一)完善人力资源开发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将人力资源作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重点发展人力资源。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聘制度,吸引高质量人才,逐步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稳定的、优秀的人才队伍,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二)改变工作思路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人员结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事业单位员工内部业务、岗位、职责以及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具体为综合采取薪酬差异化管理制度和岗位绩效模式。比如某地区,将事业单位内部根据内部业务、岗位、职责不同分为行政管理、技术岗位、业务经营等[2]等,每一岗位又根据层次的不同实施上下级管理。

(三)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顺应时展的需要,结合本事业单位职能,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的,制定培训内容和具体开展培训方式等,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培训讲师可选择单位内部理论知识过硬,实际经验丰富的员工分享、交流体会和经验,也可从外聘用行业精英、培训师开展业务培训。

(四)薪酬体系设计

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能,与其对应的薪酬制度息息相关[3]。薪酬体系改革需要重点考虑一下几点:①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根据事业单位员工的业务性质、人员结构以及岗位等情况,设计清晰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科学合理的制定考核方案,将其流程和反馈规范化,为薪酬管理提供依据;②薪酬管理改革[4]。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应充分考虑员工工作岗位和匹配薪酬,制定公平、明确导向的薪酬管理制度,激发员工之间的竞争积极性,设计合理的差异化的薪酬制度和分级,在发挥管理导向作用的同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最优化事业单位人力管理工作效能。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面临的难题为缺乏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难度、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本文研究后提出的事业单位人力管理改进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选聘制度,吸引高质量人才;综合采取薪酬差异化管理制度和岗位绩效模式;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改革和薪酬管理改革。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就需要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即要从实际角度出发,设计科学、合理的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方法,才能最优化事业单位人力管理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张志国.论新时期如何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J].中国市场,2014(46):87-88.

[2]李杰.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5(9):43-44.

[3]钱佳蓉.机关事业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路径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36-137.

[4]马春艳.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经济师,2013(11):244-244,25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程丽娟,女,硕士研究生,经济师职称,现工作于余姚市公路管理段。

第二作者:姜军山,男,本科学历,经济师职称,余姚市交通运输管理所。

上一篇:关于医院会计改革的研究 下一篇:8年环球游:我们在漂泊中寻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