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鉴别方法和耐打性评估

时间:2022-08-02 05:54:42

羽毛球的鉴别方法和耐打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1

摘 要 羽毛球运动既是一项竞技运动项目,又是一项备受大众青睐的健身娱乐项目。近年来,随着大羽毛球运动的广泛普及,羽毛球成为众多体育爱好者的运动项目。但如何挑选好的羽毛球对广大消费者来讲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主要就是看价格,对于材质和型号之类的,都不甚了解。他们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越贵的肯定越好打,越耐用。这话不无道理,但是作为易耗品,不是所有顾客都舍得使用高档的鹅毛球。这时,能挑选出质量性能既好,又很适合当地气候,价格还很实惠的羽毛球技巧尤为重要。

关键词 羽毛球 质量 技巧

一、看羽毛的质量

羽毛球的质量主要是体现在毛片上,毛片是决定羽毛球档次和性能的关键因素,毛片一般采用白色的鹅毛和鸭毛。就从毛片来看,羽毛球的质量主要有四点:(一)看毛色。毛色温润鲜亮的说明毛片比较新鲜,油脂含量高,耐打性比较好。(二)看毛杆粗度和毛叶厚度。毛片厚、毛杆粗的比较耐打,当然太粗太厚的话,会导致球头与毛片的比重失调,球感不好。(三)看毛杆弯度和弓度。毛杆直的飞行要好于毛杆弯的,毛杆弯度均匀一致的飞行要好于毛杆弯度不一致的,有些球的毛片会有像开花一样的外翻,这个称为毛片的弓度,弓度大就是外翻的幅度大,这样的球飞行不会很好,弓度小的飞行要好一些。(四)看毛片的毛叶完整度。一般来说,毛叶完整的飞行会好一些,而毛叶不完整的毛片,在新鲜度一致的情况下,耐打要好于毛叶完整的毛片[1]。

二、看插毛和球托

选择毛片厚薄一致,弯度一致,毛叶交叉角度一致,16根毛片间隔均匀的羽毛球,其飞行性能会比较好。球托一种是全软木球头,低品质的软木材料比较容易开裂,一种是台纤板球头软木复合(人造材料),这种球头的强度比较好。认识的方法是:多看、多问、多解剖、多比较。软木的硬度弹性是制作球头的最佳选择,但现在基本上被台纤球头所代替。但据笔者对行业内的球头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了解,现在的台纤球头从耐用性、硬度等各方面基本和软木球头差不多。唯一有差别的是球头的弹性,软木的弹性极佳,而台纤球头的底部是碎木粘合体,由于碎木的材料不同,其弹性会有不同,但也都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来说,看球头就是看看球头是否圆度均匀完整,再用指甲掐一下球头底部,只要不是太硬,球头就基本没问题,不会影响到球的质量[2]。

三、看线圈和注胶

胶水是连接毛片与球头的重要因素,胶水要均匀,以看不到球头与毛片的缝隙为好,球心的胶水要少,这样能增加羽毛球的手感与耐打度,现在羽毛球行业中所使用的胶水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了几十年的硝化棉胶水,另一种是高分子的树脂胶。用以下的方法就可辨别:用打火机来烧一下,如果阻燃,就是高分子树脂胶,如果能烧着,就是硝化棉的胶水,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两种胶水的性能应该均可以。对于两种胶水的性能好坏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生产厂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采用高分子树脂胶的性能要好一些。

从线圈来看一个球是否良好主要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两道线圈平行均等,这样球的口径才会稳定。(二)线圈胶水用量适中,不要是那种厚厚的一层胶水盖住了的,那样如果毛片也厚的话,会有重量失衡。但如果胶水用量太少,线圈就会松,容易变形。(三)线圈弹性适中,用手捏一下线圈后放松,能迅速恢复圆状的就是比较好的。注胶:指球头与毛杆交接处的胶水,注胶必须均匀平整,无气泡,铺满球头与毛杆的连接处。注胶不足,容易在多拍击球后造成球头与毛杆脱离[3]。

四、羽毛球的速度

羽毛球厂商会在球筒上标明74、75、76、77、78、79等速度标示。打羽毛球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所用球的速度或者说重量一定要合适,不然打起来很多技术就难以发挥了。而同一种重量的羽毛球在不同地区的飞行速度又会有很大的区别,因为用球的重量和海拔高度以及气候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海拔高空气密度就小羽球在飞行时受的空气阻力就小,所以高海拔地区用的羽毛球的重量就要减轻一些[4]。

五、羽毛球的质量测试

羽毛球质量的判断最好是试打,一般是随机选用一筒完整包装的球(一筒12个。厂家寄的样品一般会特制,建议在市场上购买),先将一筒12个球全部以发高远球的方式发一遍,以判断其飞行的稳定性和速度,一打球基本上就能反映出这一批球的飞行稳定性。然后再选择其中之2-3个球进行大力杀球测试,如能经历业余高手15-20拍的大力杀球而不变形的,应该视为耐打不错。10拍以下就是耐打不好了。

参考文献:

[1] 戴霞.广州羽毛球市场基础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 陈丹丹.广州市羽毛球产业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3.

[3] 李军.发光羽毛球拍及羽毛球[P].中国专利.2009.1.

[4] 傅志忠.羽毛球飞行特性初探[J].福建体育科技.1990.21.

上一篇:文怡 从家庭主妇到美食生活馆创始人 下一篇:浅析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