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姆贝肯幼儿园

时间:2022-08-02 03:57:55

卓姆贝肯幼儿园

玩具代替了文件,游戏代替了市政会议。如今,丹麦奥鲁普(Aarup)原市政院大厅迎来了新一批年轻住户。CASA Arkitekter建筑事务所将这所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老建筑重新设计,打造成了一所幼儿园。组合式大天窗的设计使更多的阳光进入了室内。

――雅各布・舒弗(Jakob Schoof)

――摄影:托本・艾斯克洛德(Torben Eskerod)

如果一名原奥鲁普(Aarup)市政官员重返旧地,他一定无法认出这竟是他原来的工作地点,至少是建筑物的内部。如今,原先市民们排队等候预约的无窗大厅现在处处沐浴着明亮的阳光。过去打印机的哗哗声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稚气的喧哗声。原先的市政大厅已被改造为儿童中心。现在这座建筑物有一个诗一般的名字卓姆贝肯(丹麦文梦之源之意)。自然光线透过十一个组合式大天窗径直泻入建筑物内。即使在阴天,屋内也敞亮无比。CASA Arkitekter建筑事务所的皮特・雷比尔德(Peter Rebild)是负责这次新设计的建筑师,他说道:“采光口的作用大于普通的天窗。它们使内部区域成为采光充足的庭园。”

大多数访客们在首次进入建筑物时都会惊讶于室内满满的阳光。“从外部看,这座联排建筑与其他60年代的建筑并无两样,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其内部一定很暗。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家长也对此感到非常满意”,幼儿园园长赫勒・皮尔・索伦森(Helle Pia S?rensen)说道。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从外部看,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这座单层建筑上仍然盖着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存在的大大的平屋顶。外立面,建筑师只增加了六个不显眼的‘入口通道’。 重新设计的理念――开放天空

在此次翻新中,建筑师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将光线和新鲜空气带入25米深的建筑物内。因为预算有限,所以建筑师们必须有选择地进行设计改造。因此,他们将关注点放在改善室内空间体验和环境和年轻住户的身心健康上。

如今,这所日托中心共有150名孩子,年龄从刚学步到学前不等。六间教室的主题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园内还设有一间创作室、一间戏剧厅、一间‘童话屋’。另外,园内的未来小小建筑师们还可在其中一间房间里砌筑砖块,小试牛刀一番。园内还增设了一间学前儿童专用室和需要特殊照护儿童的专用室。建筑物的入口也焕然一新,更能满足儿童的安全性需求。原先的入口设于建筑物的中心,现在被改造为娱乐室和餐厅(附开放式厨房)。现在,孩子们通过六个入口通道进入建筑物内。通道内还设有绿门或红门衣帽间。阳光透过平屋顶上两扇天窗射入通道内。

“室内许多地方都安置了温度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系统将自动让新鲜空气流入园内。如果温度过高,系统可自动降低地板下供暖的温度,并打开天窗。”

――艾博・梅德加德(Ib Medegaard)

其他房间都漆成亚光效果,保障阳光的均匀分布。以前,大多数房间都是开放式大空间。为了改善隔音效果,建筑师们在天花板下搭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隔音板。这些隔音板还可用于遮蔽顶部设施。

对于1200平方米的室内面积而言,原先市政厅的大天花板是吸收阳光的绝佳途径。十一扇天窗由49个单独模块组成,每个90*240厘米大小,呈五度倾角。相反,建筑物的外墙则未作什么改动。就连旧窗框也只是加上了防盗玻璃,继续使用。除入口通道外,外立面的唯一变动就是在每间教室增设了明显的紧急出口(白色釉面从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

虽然建筑物的原先设计目的与当下用途完全不同,然而,它的外立面却是幼儿园的理想设计,因为它很好地平衡了儿童的私密性和对外界的开放性。教室采用低窗台设计,不仅保障了采光,而且能避免在室内学习的儿童与外界玩耍伙伴产生视觉接触而受到干扰。原先入口处从屋顶到天花板的大玻璃房已被改造为普通房间,隔绝室外干扰。 技术理念――通风和供暖同步

同步通风和供暖系统对于保障舒适的室内气候至关重要。建筑物原先的空气加热系统已被拆除。所有房间已装上更具能效的地板下供暖系统。立面窗通风阀门和49扇天窗中的30扇天窗可实现自动开关,保障空气的自然流通。通风孔和天窗受智能主控制系统控制。该系统还负责调节地板下供暖。市政当局施工顾问艾博・梅德加德(Ib Medegaard)对这一系统做了如下解释:“室内许多地方都安置了温度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过高,系统将自动让新鲜空气流入园内。如果温度过高,系统可自动降低地暖温度,并打开天窗。”

用户印象――将自然带入室内

从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家长的反应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项成功的改造:“显然,天窗对此次设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变得明亮而舒适”,幼儿园园长赫勒・皮尔・索伦森(Helle Pia S?rensen)说道。

家长委员会的莱恩・维斯比・汉森(Line Visby Hansen)也有相同的印象:“之前,这座建筑物仿佛被盖子遮住了。这里的视野差劲极了――你几乎什么也看不到。现在,光线透过大大的窗户从屋顶射入,室内变得十分敞亮。”莱恩・维斯比・汉森认为通过这次改造,室内外区域的联系好像变得更加紧密了,他说:“它为我们带来了有机的感受。在外面,你无法想象室内竟有这样大的变化。总而言之,光线将自然带到了建筑物内。”

改造前的市政厅:富有特色,但缺乏阳光 奥鲁普(Aarup)是丹麦菲英岛(Funen)上的一个小镇,居住着5000名人口。镇上的市政行政中心端庄优雅,极具特色。这座单层建筑位于奥鲁普的中心位置,占地1260平方米。建筑一侧的绿荫道一直从镇中心延伸到郊外。

建筑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一个中心区域和位于一侧几近方形的两处阁楼。在建筑物始建的六十年代,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凸起的平屋顶,似乎想要将室内与阳光隔绝开来。只有些许阳光才能透过少数天窗射入建筑物内部。但从结构上说,屋顶可称得上静态的杰作――在没有任何其他支撑的前提下,混凝土梁从建筑物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水平跨度长达25米。只有在入口处搭设了木制桁架。 2011年1月1日丹麦市政改革后,市政机构整体搬迁到南部的阿森斯(Assens)。原先的市政厅就空置了,因此可改建另作他用。建筑物部分还是可用的,包括外墙、浅色砖窗台和屋顶。除了中部漏水的屋顶需要重新施工外,建筑物的外观无需增加其他隔离设施。

上一篇:社会文化心理对汉语修辞运用的影响 下一篇:从佛教的中国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