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02 02:38:24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人员密集场所重大火灾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限于客观实际,我国消防监督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制约了消防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围绕我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针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人口规模的增长。与此同时,社会活动更加频繁,人群更加密集也给消防安全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国每年都有几万起火灾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在这些火灾事故中,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的火灾占据很高的比例,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更加严重。近几年,在深圳、福建、上海、天津、吉林等地发生的重大火灾尤其惊人。就其事故发生原因,无不和事故发生地点防火安全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有关。大量火灾的频繁发生,不仅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还严重破坏了当地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及时排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当前消防机关面对的一项任务。

1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发生原因分析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需要使用油品、燃气等或其他具有可燃、易燃性质的物品。而这些物品的存放数量又与人员密集程度密切相关。人群数量越大,人口密度越高,可燃、易燃物品存放数量越大。在人口密集场所中,占据最大比例的是企业单位或公共场所。这些单位很多时候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忽视消防安全管理,在易燃物品存放、使用方面没有严格遵循相关消防安全规范,造成可燃、易燃物品的集中摆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人员密集场所中消防安全隐患的另一形成原因是场所装修。装修材料中有许多具有可燃、易燃特性,企业或公共场所在装修过程中为缩短装修周期,没有履行装修报建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手续就直接开业营业。缺乏规范的监督和检查使得场所装修中产生的消防隐患长期存在无法排除。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一旦遇到合适条件就会引发火灾。另外,部分场所为追求装饰、装修上的美观,没有设置足够、符合规范的安全通道,或者虽然有安全通道但被封堵无法使用。有的场所消防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应有的消防设备或设备状态不佳无法使用。各种人员消防意识薄弱,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缺乏等都是消防事故多发,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

2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特点分析

2.1 受害人员数量多,规模大

人员密集场所人群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视线受阻、情绪紧张及人员互相干扰等原因,受灾人员逃生、疏散效率低下,很容易产生大量伤亡。许多火灾事后调查表明,人员密集场所人身伤害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逃生过程中人群互相拥挤、踩踏等造成的。逃生人员的相互负面影响,造成人群密集场所受害人数,特别是死亡率的大幅提升。

2.2 经济损失数额巨大

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活动日益频繁。人群密集场所往往集中了大量物质财富。许多人群密集场所,比如大型商场、娱乐中心、写字楼、高层住宅等场所建筑结构复杂,地下工程多,使用功能丰富。这些建筑、场所正常运转情况下往往配有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资料,许多公共场所装修用的材料本身价格就十分昂贵。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2.3 负面社会影响深远

人群密集场所发生的火灾,不仅在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上造成的后果都十分严重,而且许多人员密集场所本身就是当地的商业中心、龙头企业等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单位。这些场所发生火灾,对于当地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也更加深远。

3 现阶段我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消防监督工作人员不足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从事消防监督工作的人员所占比例很低,远远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庞大的消防监督工作量给工作人员身心造成巨大压力。人手不足限制了消防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工作质量和深度无法保障。

3.2 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但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却没有得以相应提高。普通百姓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消防安全知识,特别是消防设备使用知识了解不多,逃生技能掌握不足,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有效开展自救。

3.3 消防安全监督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已经出台了了《消防法》,对消防监督有关问题进行了原则上的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具体的执行细则。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再加上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开展。

3.4 场所装修材料消防性能低下

目前许多装修、装饰材料使用可燃、易燃材料生产加工。由于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原因,阻燃性好的装修材料不是种类较少,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多样化的装修需要,就是价格昂贵,难以推广。人群密集场所使用大量易燃、可燃装修材料进行装修,给消防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4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消防监督人员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

消防监督工作人员是消防监督工作实施的主体。做好监督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是提升消防监督工作质量的基础前提。同时,消防安全监督工作意义重大,工作繁重。消防监督人员必须具有较高水平的责任心,才能够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保障消防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发挥应有成效。

4.2 严格实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督责任制

要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明确人员密集场所在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的中义务和责任,调动、督促人员密集场所认真开展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充分发挥人员密集场所在消防安全监督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强化消防监督在企业负责人心中的重要程度。

4.3 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消防安全,不仅仅是消防管理机关和有关责任单位的工作,更涉及到社会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全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对消防监督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提高社会全体的消防意识,是解决消防监督工作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消防机关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各异的消防知识宣传活动,让消防监督真正走入每个寻常百姓家中、心里,形成公安消防机关牵头,各社会组织、企业执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化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彻底消除消防监督死角,最大限度保障消防安全。

5 结束语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人群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敏感性更加突出。由于人员、物资众多等特性,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消防监督人员要用于创新,面对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积极谋求新方法、新途径,做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场所消防安全,为我国正常、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作出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慧鸣.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博览,2012,22:291.

[2]刘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管问题分析[J].改革探索,2012,134.

上一篇:浅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下一篇: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命题特点及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