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时间:2022-09-03 02:06:14

浅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摘 要:公路是我国国民的经济命脉,是各区域发展的形象,对国防来讲更是稳定的基础。现代社会公路表层绝大部分都是由沥青铺设而成,而沥青路面在运营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出现裂缝,车辙等问题。而只有长期保持沥青路面的平整状态,才能使得车辆正常、安全的行驶。作者就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以及其处理的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养护;维修

1 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

1.1 沥青路面开裂

沥青路面的开裂是常见病害中早期出现的一种病害,具体表现为:公路开裂后导致水分不断渗入路面基层,进而导致了路面的承载力严重下降,并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沥青路面的开裂分为横向开裂和纵向开裂。

横向开裂可以分为荷载性质的横向开裂以及非荷载性质的开裂两种类别。荷载性质的开裂通常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妥善与施工质量不到表或者是车辆严重超载所导致的,使得沥青面层或者是半刚性基层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荷载强度,导致的裂缝。而非荷载性质的裂缝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况,分为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身性裂缝两种、通常这种病还较为普遍,引起的原因为沥青面层温度的病害。纵向裂缝的病害,一是由于路基压实的强度不均匀,进而导致沥青路面面层不均匀的沉陷,经常发生在半挖半填的地段。二是沥青面层分段摊铺时,两端接茬没有衔接好,在行车载荷的作用下导致了纵向裂缝。

1.2 沥青路面松散

沥青路面的松散病害,是由于沥青混凝土上层中的颗粒脱落,从上层向下层发展的过程。集料颗粒与包裹沥青质检的粘接力丧失,是颗粒脱落的主要原因,而其具体的原因,一为选用的沥青表面粘结力差,沥青铺盖量小或者选用的矿料太过潮湿,以及铺洒不均匀。二为施工季节处在秋季,由于气温低,也会导致沥青粘接力差。三为集料颗粒被过多的粉尘所包裹,使得沥青膜站街在粉尘上,而没有作用在集料颗粒上。

1.3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

沥青路面在冬季时长会发生冻胀的病害,甚至引起翻浆,严重的阻碍了交通的运输。由于土质中的水分在结冰后,体积会发生膨胀,尤其是在冻土地区,冻胀病害极易发生。而春季来临后,由于冻土开化,当车辆行驶后由于荷载原因就会导致翻浆的病害,而公路的基础不达标,稳定层厚度不够也是翻浆病害发生的原因。

1.4 沥青路面车辙病害

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其形成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就是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混合料配比不达标,会导致沥青路面硬度不足或过刚。而除却这一点原因,沥青的品质以及用量等都是引发车辙病害的原因。除却路面施工的原因外,还有客观天气因素。在我国炎热地带,由于气温过高,阳光直射时间长,会导致路面沥青升温、熔化,而这时若果有车辆通过就会造成车辙病害。

1.5 沥青路面泛油病害

沥青路面的泛油病害多数是由于沥青面层的沥青量过大,稠度过低或者是热稳定性差的原因所导致的,但不排除其他原因,例如施工时处在秋末、冬季以及初春温度较低的季节,在铺设沥青路面时,嵌缝散料过多的散失。这是在气温升高后,行车时,由于载荷作用使得多于的沥青溢出至表面,形成泛油病害。

1.6 沥青路面沉陷病害

沥青路面的沉陷病害,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软土地基的自然沉降,另一种就是施工质量不达标,沥青路面下层的稳定层中添加的颗粒不足,或者是与沥青层粘接力不足。而软土地基这一原因所引发的沉陷病害,就现在的科技来讲有着不可逆的客观因素,究其原因还是没能针对软土的特性有针对性的治理软土地基,进而导致路面的沉陷。而由于施工引起的沉陷,就要追究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责任了,完整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是解决该问题的首要因素。

1.7 沥青路面拥包病害

沥青路面的拥抱病害,主要是由于沥青含量过高以及粘度低软化点低所导致的矿料配比不合适、空隙率过低进而导致了沥青面层材料的高温抗剪力不足。或者是基层量太大,导致水分很难蒸发,导致了水分的滞留。在车辆通行时,由于荷载作用使得路面产生推拥和挤压,进而导致路面两侧或者行车道范围内形成不规则的隆起和变形。

2 沥青路面的维修方法

2.1 涂胶防渗

涂胶防渗的工艺,主要是针对路面出现网裂,但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形,也没有出现翻浆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修补的时候可以先采用修补胶,在网裂缝隙上浅涂一层胶质,进而防治水份继续渗漏。但在涂抹网缝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缝隙的干净,不然两者粘合力度不够,只会做无用功。

2.2 热烘补料

在路面出现龟裂以及车辙等路面不严重的路面变形现象时,可以采用热烘补料的工艺适当的添加新料,经过人工或机械均匀的搅拌后,铺设然后压实。但需要注意的是,热烘病害路面的时候,需要将其加温 到100°C以上的时候才可以作业。在作业前使用铁耙等相关工具将路面表层耙松,产出大面积的集料,添加新沥青后,要充分的梳抖,并均匀的碾压密实。

2.3 挖补填筑

当沥青路面的病害已经涉及到了中、下以及基层,那么就必须把病害区域全部挖除。分层进行填筑,但是在施工时,必须要注意四点:其一,挖除病害层并清除废料后必须使用强压鼓风机将修补处彻底的吹干净,保证无杂物和浮灰;其二,铺洒粘层油是有均匀的铺满施工处并保证其不流动,更不能有死角面层;其三,分层填筑时,其厚度不能大于六厘米,但四周的接缝填料要稍高一些,并且充分的压实,保证压实度在96%以上;其四,填筑施工完成后,需要使用冷补胶均匀的涂在四周的裂缝上,以保证水分不会渗透。

2.4 灌封补水

当路面出现裂缝,但没有明显的道路错台以及啃边现象的时候,可以使用灌注热沥青的办法来做防水的处理。具体施工时先将沥青加热后,灌注至裂缝中,防止水份继续渗流。但需要这主意的是,在沥青加温时,必须达到130°C,使得其拥有良好的流动性。灌注之前,使用大型吹风机和钩镰将裂缝中的杂物和灰尘清理干净,不然会导致新沥青与旧沥青粘力不足,出现缝隙。在浇注完毕后,待沥青温度降到60°C左右时,利用铲平工具,将表面多于的沥青清除干净防止路面的污染。

3 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

3.1 严格把关沥青混合料质量

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把关在选用沥青的时候就需要挑选具有高低温性能强、抗老化性能强以及含蜡量低的优质沥青材料。在骨料的选择上,应选用粗糙、硬度强、耐磨力高以及与沥青粘附性好的集料。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交通运输的状况,对沥青混合料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调比。

3.2 适当减少沥青层厚度

适当的减轻沥青厚度,可以使得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提高;其主要原因为班干型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力由基层和底层来承担,而不是沥青的厚度,再有就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不是越厚越好,而是沥青的质量。

3.3 监督施工提高质量

监督施工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不光是在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上,很多行业多是如此,但一直没解决的缘由,就是没有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国家颁布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专业知识不足等等原因。具体解决的方法可以先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落实,明确目标管理以及施工管理,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进行严格的审查,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搅拌质量等等,都是通过监督来使得施工质量提高的方法。

4 结束语

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以及维修越发显得重要。想要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需要从材料的筛选,施工的监督,以及日后的保养和维修上下工夫,进而使得沥青公路实现能确保安全并保证道路畅通,最后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开微.浅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

[2]陈新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及养护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上一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关处理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