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湖北作为

时间:2022-08-01 11:44:43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湖北作为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枢纽地带,大力发挥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作用和比较优势

湖北地处全国中部,承东接西、接南通北,地理位置优越。湖北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具有独特的有利条件和明显的比较优势,应该有所作为。

(一)交通枢纽联通作用

湖北位居长江中游,长江贯通湖北全境,流经里程1062公里,在沿江各省市中位居第一,东接长三角城市群,西接成渝城市群,处于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枢纽地位,如果说长江经济带是条巨龙,湖北则是其腰身,是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的过渡带、产业梯度转移的传递带、交通体系的枢纽、陆海双向开放的门户,具有独特的地位。湖北交通条件良好,贯穿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武汉铁路枢纽地位形成,武汉天河机场是华中地区最大航空港,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路网,水陆空交通便利,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呈现祖国“立交桥”的态势,九省通衢的优势得到新的发挥,促进长江经济带联通联动的条件较好,有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汇聚和流通。

(二)产业传递带动作用

湖北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较好,已形成以众多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汽车、冶金、机械、化工、食品、医药、纺织、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和最大中型货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全国五大纺织基地之一和轻重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涵盖所有13个工业部门、41个工业门类、2000多个工业大类产品的完整工业体系,其中汽车、食品、钢铁、石化、机械、电力、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等九大行业产值过千亿元,钢材、汽车、平板玻璃、水泥和发电量等7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10位。湖北沿江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带、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带,在钢铁、汽车、石化、机械装备、电力、电子信息等行业拥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湖北地处中部,对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信息灵通的下游和资源、能源相对富集的上游,特别是在沿海产业转移中,都能起到承接传递作用,有利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人才智力支持作用

湖北科教资源丰富,技术、智力资源密集,拥有普通高校123所,在校生118万人;科研机构1500个,建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个(居全国第3位),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居全国第3位),省级重点实验室48个;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8家,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53个,均居全国前列。武汉综合科教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光纤通信、空间地理信息等若干领域,代表我国最高科研水平,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心,在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和新材料等领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从“中国光谷”走出的信息产品,已占据国内光纤光缆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四)开放门户窗口作用

当前,国际资本继续向中国转移,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湖北长江沿线以武汉为中心,形成密集的城市群,为加快开放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湖北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中心,沿江地区具有较好基础设施和较高发展水平,产业配套能力强,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较大,是承接资本、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也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窗口。

二、湖北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发挥产业优势,为长江经济带融合提升发展提供支撑。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产业发展是龙头和动力。增强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沿江省市要变竞争关系为竞争协作关系,克服产业同构同质现象,坚持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错位竞争,差异发展,融合发展。湖北要在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壮大规模和调整结构相结合,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数控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着力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汽车、钢铁、机械、石化、船舶、轨道交通产业,改造提升食品、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加快建设沿江工业走廊,力争沿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入选国家队,推动工业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发挥湖北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生产组织、企业管理、商业运营模式创新,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长江经济带“两化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和示范。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武汉、黄石、鄂州、宜昌、荆州等城市加快服务业发展;优先发展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现代物流、航运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咨询中介等生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家庭服务、文化教育等生活业。充分发挥湖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和民俗风情等优势,打造旅游城市、精品线路、旅游景区、旅游度假休闲区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鼓励全民创业创新,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扶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配套发展、创新发展。推进农产品主产区特别是农业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带建设,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粮食、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发展现代种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提升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为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事业需要人才,人才促进发展,人才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和体现。湖北是科教、人才大省,发挥好科教、人才优势,是湖北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长江经济带发展软实力的应尽之责。要充分发挥高校多、科研机构多、人才多的优势,面向市场,创新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增强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探索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推动基础研究,加快世界前沿技术研发,在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数控设备等领域,掌握、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知名自主品牌;发挥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建设一批部级、省级工程中心(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人才以不同形式参与企业管理和分配;积极发展现代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人才。

三是加快交通建设,发挥湖北区位优势,为长江经济带一体发展提供支撑。从不少国家发展经验看,大江大河流域开发开放是其成功腾飞的重要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前提是交通等基础设施一体化。长江流经湖北干线长,通航条件较好,3000―5000吨级货轮可常年通航,湖北又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便于发展多式联运。要继续实施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汉江航道建设,进一步改善航运条件,提高航道等级,改善支流通航条件,提高综合通航能力;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为龙头,加快黄石、荆州、宜昌等沿江港口码头配套建设,加强分工合作,进一步优化布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以航运中心和主要港口为重点,加快铁路、高等级公路与重要港区的连接线建设,强化集疏运服务功能,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推进港口与沿江开发区、物流园区的通道建设,拓展港口运输服务的辐射范围。统筹航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四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发挥湖北门户优势,为长江经济带集群发展提供支撑。长江经济带形成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真正成为经济带,发挥带动效应,离不开城镇化支撑。湖北要为长江经济带作出积极贡献,就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沿江城市群,实施产城融合,使长江经济带巨龙腰身强壮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武汉为中心,以沿江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加快形成沿江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坚持一体化建设,更好发挥武汉城市圈功能作用;创新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统筹规划,科学谋划沿江城市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城市建设与山脉水系相互融合,建设富有滨江滨水特色的宜居城市,特别是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信息化水平,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建设;增强沿江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坚持产业与城镇化统筹发展,推进产城融合,鼓励企业沿江布局,有计划建设沿江产业带,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五是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湖北纽带作用,为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提供支撑。湖北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有利于深化向东开放,加快向西开放,更好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加快武汉等中心城市扩大开放,大力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对外开放口岸建设,加快宜昌港、荆州港、三峡机场等内陆口岸建设力度,建立快捷有效的协调机制,增强沿江开放口岸功能,推动口岸信息系统互联共享,力争逐步将沿江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为综合保税区。全面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促进湖北产品、资本走出去,重点加强机电、化工、纺织、农产品和电子元器件等出口产品基地建设,实行以外促内,内外结合,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性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实现沿江区域要素优化配置。放大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创新示范效应,推进沿江各地综合性机制创新,促进区域合作与沿江各地共同繁荣。

三、支持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

一是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国家明确支持培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要进一步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落实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规划、政策措施,加强城市群引导协调,推进产业、交通、信息化等一体化建设,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二是支持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家明确提出,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辐射带动功能,开展武汉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充分认识武汉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战略支点地位,发挥武汉产业基础较好、科教和人才资源富集等优势,特别是武汉距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大都市均在1000公里范围左右,支持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于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继续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在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群建设、体制创新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支持武汉新港建设,打造亿吨级大港和长江中游水运枢纽;加快武汉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加快建设沿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形成以武汉为中心、水陆铁空管联运配套、畅通全国、快速高效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服务业等产业,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生物医药、纺织服装、船舶、轨道交通装备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推动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转型升级,把武汉建成长江中游和内陆最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航运中心。

三是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加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机衔接,统筹推进航空网络、沿江高速铁路、沿江大能力普通铁路、连通南北的高速快速铁路以及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形成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创新融资机制,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煤运通道建设,推进武汉至西安高速铁路等建设。支持沿江中小城市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形成产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是支持提升信息化水平。在国家加快沿江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支持湖北长江沿线提高信息化水平,在电子商务、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多式联运、智能化信息系统、物流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五是加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统筹协调协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长江经济带产业有序转移和分工协作,建立产业转移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促进上中下游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联通,推动产城融合。

(刘恒友,湖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上一篇:合情推理,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源泉 下一篇: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争的横向考察